从出土材料看,西汉时期的铠甲都是铁甲,且都是锻铁制成的,比较完整的有:
河北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了一领铁铠甲,铠甲是用片鱼鳞甲片编缀而成,领口方形,衣襟对开,甲片用麻绳组编而成,钎的腋下封口如短袖。总计用甲片2859片。
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铁铠复原图
山东临淄大武村西汉齐王墓五号随葬坑出土的两领铁铠和一顶铁胄,两领铁铠的形制相同,均有披膊和垂缘,钎和甲身部分为鱼鳞形甲片,垂缘和肩片为方形甲片。方口领,开襟在右肩和侧腋下,用三组丝带系接。编缀材料为麻绳。其中一领为金银饰甲,另外一领为素面甲。金银饰甲的前胸和后背及钎的下段有菱形金银片贴附在甲片上组成图案,不贴金银片的甲片上则用红丝带编成两个重叠的菱形装饰。齐王铠甲的披膊形式可以认为其较多地继承了秦代武士俑披膊上表现出的特点。同素面甲铁胄同样是用鱼鳞甲片编缀而成,外形像一个圆锥形,顶部不封口,其形制是前所未见的。
山东临淄大武村西汉齐王墓五号随葬坑出土金银饰铠甲结构复原示意图
山东临淄大武村西汉齐王墓五号随葬坑出土铁胄复原结构示意图
南越王墓出土的甲为右襟,右侧开口以丝带系结,无袖无垂缘,用单一种长方形抹角甲片组成。总数709片。甲身下段之甲片上均用丝带编缀成不等的套接菱形图案为装饰,全部甲片组编则用麻绳。
南越王墓铁铠复原模型
除此之外,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二十家子汉城遗址的清理工作中,从第七发掘区的一座窖穴中出土了一领完整的铁铠,身甲用长条形甲片编缀而成。但目前未经复原。
刘胜甲、齐王甲和南越王甲,都有衬里,内层是皮革,外层是绢类织物,甲的各部边缘用织锦包边。衬里除了用皮革、丝绢外,还使用麻布。
目前,经复原起来的西汉铁甲以及铁胄,均出自王室墓葬,代表着最高一层的规格,且对于研究古代铠甲制度和制作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铁铠甲的复原》,《考古》1987年第9期。
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临淄区文管所、中国社会科学研考古研究所技术室:《西汉齐王铁甲胄的复原》,《考古》1987年第11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古城出土的西汉铁甲》,《考古》1975年第4期。
河北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了一领铁铠甲,铠甲是用片鱼鳞甲片编缀而成,领口方形,衣襟对开,甲片用麻绳组编而成,钎的腋下封口如短袖。总计用甲片2859片。
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铁铠复原图
山东临淄大武村西汉齐王墓五号随葬坑出土金银饰铠甲结构复原示意图
山东临淄大武村西汉齐王墓五号随葬坑出土铁胄复原结构示意图
南越王墓铁铠复原模型
刘胜甲、齐王甲和南越王甲,都有衬里,内层是皮革,外层是绢类织物,甲的各部边缘用织锦包边。衬里除了用皮革、丝绢外,还使用麻布。
目前,经复原起来的西汉铁甲以及铁胄,均出自王室墓葬,代表着最高一层的规格,且对于研究古代铠甲制度和制作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铁铠甲的复原》,《考古》1987年第9期。
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临淄区文管所、中国社会科学研考古研究所技术室:《西汉齐王铁甲胄的复原》,《考古》1987年第11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古城出土的西汉铁甲》,《考古》197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