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赵佶《草书千字文》卷――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赵佶《草书千字文》卷――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
0
  北宋,宋徽宗赵佶书,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纸本,草书,此卷草书“千字文”全篇,末款“宣和壬寅御书”并草押、钤印,即创作于宣和四年(1122年),时赵佶四十岁。书法学唐人怀素草法,但全出于自运,笔法劲健流畅,因笔画挺健似“瘦筋”,故其所作楷书称“瘦金体”,此卷草书亦有其意。全卷书用泥金云龙笺,长达十一米多,而无一接缝,是北宋高度发达的造纸术的实物证明,后归清内府,本幅钤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诸印。《清河书画舫》等书著录。

草书千字文

参考文献:
  马自树主编:《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12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赵佶《草书千字文》卷――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