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春秋战国时期的数学知识――辑古数学系列

春秋战国时期的数学知识――辑古数学系列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8
0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数学知识已经相当丰富,出土文物中也有能反映出与数学相关的内容和问题。如山东临淄郎家庄遗址出土的公元前500-公元前400年的漆器上有各种几何花纹(图一),出土的水晶珠呈简单的半正多面体形状(图二)。水晶珠的形状是通过正六面体磨成的:即磨去八个顶角,磨到各棱的中点,便由正六面体变成了六个相等的正方形和八个正三角形所构成的多面体。
图一:郎家庄遗址出土漆器上的几何图案


图二:郎家庄遗址出土的半正多面体水晶珠
 
  上世纪70年代在河北省平山县发掘的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中出土了一块铜片建筑平面图(即兆舆图)(图三),达到了很高的制图技巧和几何水平。其上包括各建筑物的大小、布局、距离等,图形规则、 整齐,线条粗细均匀。其上有不少数目字,如“廿三”、“廿 ”、“ ”(百)等等。
 图三:中山国墓出土的兆舆图
 
 
参考文献:
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考古学报》,1997年第1期。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1期。
李迪:《中国数学通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春秋战国时期的数学知识――辑古数学系列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