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战役 > 中国不会不战而降

中国不会不战而降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抗战中有一条不流血的战线,其激烈程度完全算得上惊心动魄。中日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本国精英,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这也是很值得一说的。抗战初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外交方面的接触,都从本国利益出发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停止战争,因为长期的战争只能造成两国两败俱伤。但最终的结果双方要求悬殊太大,最终谈判破裂,中日两国彻底断交。自然,此次中国在外交上没有任何形式的屈服,随后坚持作战了八年之久,直到日本投降。下面就听老萨来说一说。

  三次接触

  日本方面自从中日两军在七七卢沟桥打响以来,直到到武汉会战开始之前,他们的外交上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诱骗缓兵阶段

  主要是日军和华北军阀宋哲元的交涉。

  日本在当时其实并没有任何外交解决事变的诚意,他们只是通过所谓的外交手段迷惑华北地方军阀宋哲元,使得他对日本将要的入侵做出错误的判断,并且为日军增兵华北争取时间。

  日军期间一再提出所谓和平解决的外交提议,其中的条件还算颇为优越,主要就是让宋哲元道个歉赔点款,同时撤出卢沟桥地区。但日军并不进入卢沟桥和宛平城,这些地方仍然由中国警察部队接防。

  这在当时的宋哲元看来并非不能接受,因为只要宛平城和卢沟桥没有被日军控制,北平相对时比较安全的。

  宋认为以他二十九军的实力,其实无法和日军正面对抗。二十九军10万人,重武器极少,而日军至少可以在河北出兵20,30万,重武器上数十倍与二十九军。

  宋哲元认为打起来二十九军肯定败,就算不败,自己的军队也会伤亡惨重,被蒋介石借机收编,是不符合他们西北军这个军阀团体利益的。

  所以宋哲元从内心深处是想屈服退让,只要日本要求的价码不太高,都是可以接受的。

  正是由于这种心态,宋哲元才这么容易就被日军迷惑,认为日军可能只是想借机找茬占点便宜。

  他一再热心于和日军谈判,全力试图达成这个协定,而完全忽视了军事的准备,甚至连北平城内都没有修筑防御工事。

  但日军此举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而已,所以他们的外交建议朝令夕改,今天要二十九军卫戍部队撤退北平,由其他部队接手。明天又要北平撤除防御工事,后天又说到达宛平的保安队携带重武器太多,不符合要求。

  总之就是一再找借口,不愿意和宋哲元彻底达成协议,拖延时间而已。

  最终的结果是日军在外交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从容的在一个月时间内将本国大量部队运输到华北,并且全部达到进攻位置,有些部队就在宋哲元二十九军眼皮底下。

  同时日本人成功的在这段时间内,几乎让宋哲元没有做出任何防御部署。

  之后,日军在河北省突然进攻,在短短二周之内攻陷了河北两大城市北平和天津,将宋哲元二十九军全部打出平津一线,还造成他们伤亡1万多人,宋哲元部下大奖佟麟阁,赵登禹在战斗中殉国。

  相比宋哲元的幼稚,蒋介石要老辣十倍。

  在宋哲元和日军谈判期间,蒋介石一眼看穿了日本的企图,并且再三警告宋不要上当。

  可惜宋为地方藩镇诸侯,他的二十九军10万大军控制着察哈尔和河北两省,自给自足,自成一体,国民政府其实根本无力控制他。

  期间宋哲元对蒋介石要求他立即做决战部署的命令置若罔闻,对要求中央军立即进入平津一线助战的建议就当作没有听到,甚至连蒋介石命令他立即离开北平去保定,以防止日军突袭的劝告,也根本无视。

  所以说,军阀的最大危害也就在于此,最终国民政府几乎就是坐视宋哲元任意胡来,平津地区也瞬间丢失了。

  毫无疑问,就这个时期来说,宋哲元是有很大过错的,如果严格执法的话,宋就应该上军事法庭,说不定还要落下个韩复榘的下场。

 

  --------------宋哲元在抗战初期被日本迷惑,做出错误判断,如果这还算失误的话。后来连续指挥部队从河北溃败到河南就是不可接受了,完全为了保存实力。地方军阀放在第一位的是他们自己,其他所有东西都是第二位的。只是可惜了在平津殉国的1万西北军官兵。下午为29军一个基层军官摆出姿势,蔑视日军的举动,据说随后他在战斗中殉国了,他显然比宋哲元有种的多。

  第二阶段,日军以外交保证已经占到的便宜

  平津战役获胜以后,日军做出错误判断,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上海,先后投入30万大军作战。

  由于上海作战中日军并不顺利,在长达3个月的激战中伤亡高达10万人。日本国内有识之士感到侵华可能并不如之前预计那样,仅仅三个月到半年就可以消灭中国的抵抗,有可能陷入持久战。

  而当时的日本尚且没有做过持久战的准备,人民和士兵也没有任何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其实根本无法持久作战。

  况且在日本人看来,北方的苏联,南方的英美法才是真正的劲敌。在这种时候和中国打上个3,5年,对日本是极为不利的。

  就算能够最终将中国消灭,也严重影响了日军北上和南进的计划,更不可能借助二次世界大战的顺风为日本获利。

  此时日本的外交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利用外交手段保证现有侵华利益,并且避免自己陷入持久战。

  这里就出现一个很可笑的反差,七七卢沟桥打响的时候,日本政府大体持不扩大的态度,希望军方见好就收,当时的近卫内阁成员多对军方一意孤行不满。

  不过日本军部非常强硬,坚持扩大侵华战争,调集不下60,70万重兵进入中国。

  可笑的事,日本军部当时根本没有想到战争会打到1938年,在他们他们心目中3个月就可以击溃中国的了(甚至还有军官预计只需要预计一个月)。

  他们认为只要攻打下上海(占中国财政收入六成的),北平(中国北方政治中心),天津(中国北方最发达的城市),甚至南京(国民政府首都)以后,中国内外交困,兵员损失惨重,加上失去大量精华地区,财政也无法支持,肯定会向日本投降求和。

  没想到,日军攻陷南京之前,国民政府就迁都重庆并且宣布要持久战,并没有丝毫要投降的意思,这下让日本军方傻了眼。

  日本军方和政府的转变

  此时军方立场开始有所转变,开始考虑是否通过外交手段结束战争,不想继续打下去。

  这下就好笑了?喊打的是军人,喊不打的也是军人,这不是搞笑吗?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日本军人其实比日本政府的文官们更了解日本的国力和军力,所以他们认为日本不应该同中国进行持久战。

  以1937年为例,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工业生产在全世界所占比重分别是38%、10%、11%、5%、4%、3%,日本居倒数第二位,仅仅相当于美国的百分之十,列强中和欧美列强中最差的意大利差不多。

  这还只是工业生产的总数据,以军事工业的支柱重工业为例,日本重工业的 基础过分薄弱,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较小,1936年时仅为49.6%,尚不到一半。

  虽然后来日本依靠拼命压缩日用商品生产,大幅度降低人民生活标准为代价,扩大了重工业的比重。从1936年到 1941年日本冶金业产量增加了1.9倍,机器制造业增加了4.3倍,但军需工业在列强中依然是最脆弱和最不成熟的,尚且不如意大利合理。

  军事上,日军现有的师团完全不够使用,后在1938年决定保证到1940年初至少建立60个师团,并且编组30个预备师团。

  而日本军方科研部门,军工部门,训练部门很干脆的一致表示,以日本现有国力军力,绝对无法达到这个标准。

  为此军部拨款40亿日元巨款,导致国家财政压力极大。这笔款项其实只能通过压迫人民获得,最终仍然会转加到人民头上,造成民间动荡。

  经济政治上如此,外交上更差。由于侵华被迫退出国联,日本在国际上非常孤立。

  虽然勉强跟德意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以实现同盟。可惜的是,德意日的工业力量总和,尚且不如美国这一个国家,日本的前景并不好。

  况且日本国内根本没有持久战的准备,工业没有实现向全面战争的转型,一些军工厂还在大量生产民用物资,军事机器也无法全面开动,老百姓也没有这种思想准备,没有做好节衣缩食的进入战争状态。

  后来中华民国空军突袭日本的时候,日本各大城市在夜晚都没有灯火管制,而且防控体系如同虚设,飞机飞到城市上空日军都没有发现。如果当时国军空军是几百架重型轰炸机的话,一次就可以把东京炸成一片火海。

  当时日本军方告知老百姓,中国人低等无能,只要一击就会瓦解,战争只需要几个月就能结束。

  其实日本军方知道他们并没有持久战的实力,如果强行将作战持续数年之久,完全击败国军占领整个中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反而会和中国两败俱伤。

  在日本军方转软的情况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政府却突然强硬起来。

  当时日本内阁为近卫文麿内阁,时任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年仅46岁,不仅仅在当时,就算在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政治家。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的时候也不过46岁,要知道,美国还是民选总统,年纪一般比其他国家年轻很多。

  古罗马元老院里面都是一群老头子,因为罗马人认为国家大事只有老人才懂得,年轻人不足以领导国家。

  其实这个道理总体上也没错,直到今天各国占据关键岗位的军人,比如旅长,师长,军长,包括美国在内,多是年纪较大的人,极少有年轻人。

  一般军队有不成文的规矩,团长必须大于30岁,旅长师长必须大于40岁,军长集团军司令一般不能小于50岁。这主要是怕因为年轻经验不足,造成指挥上的轻率和漏洞!

  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就是麦克阿瑟,他被授予准将军衔时候年仅38岁,但正是授予少将军衔的时候也到45岁了。

  像近卫这样年仅46岁龄领导日本这样一个处于重大转折时期的国家,真的是非常困难的,他也很难胜任。

  在这个年龄除非有天才的能力或者长期的残酷斗争考验,否则很难弥补经验上的缺陷。

  遗憾的是,近卫文麿并不是天才,也没有经过什么太多的斗争考研,他的上台主要是国内军方和政治力量寻求调和的产物。

  当时日本军部在国内几乎只手遮天, 但日本国内毕竟不全是军人,仍然有包括财阀,地方力量,贵族力量在内的其他政治势力。

  -----------------近卫文麿之所以受日本民众欢迎,还有别的因素。近卫文麿长相清秀,身材高大(就日本人来说),表情高贵,还留着日本式的胡子,非常符合日本人心目中政治家的形象,所以大受欢迎。但其实这个内阁权利有限,大部分权力都在军人手里。

  近卫文麿之前的两个内阁,也就是广田弘毅内阁和林铣十郎内阁因为没有军方或者其他实力派的支持,前后仅仅一年多就垮台,其中林铣十郎大将组织的内阁仅仅维持了4个多月。

  在林铣十郎内阁垮台以后,当时日本政界已经没有人有资格能够担任这个艰巨的职务,也没有人有自信能够满足军方和其他政治力量的愿望,实现两者的平衡。

  当时日本政坛超级元老西园寺公望向天皇推荐了被国内宣传为最年轻的贵族政治家近卫文麿。

  在西园寺公望看来,目前也只有近卫文麿有可能平衡各方的力量。

  而天皇裕仁早有提拔近卫文麿的心理(两人是近亲),自然乐于接受。

  而军方这边,他们对近卫文麿一直宣扬的军国主义思想很满意,而其他政治力量畏惧近卫家族和天皇的关系,以及在日本的强大影响力,也没有反对。

  由此近卫文麿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

  年轻不成熟的日本首相

  为什么天皇支持近卫文麿呢?主要在于近卫家族显赫的身份,已经和天皇家族的密切血缘关系。

  近卫文麿所在的近卫家族是日本贵族的领袖,他们早在镰仓幕府时期就被奉为公爵,实际是日本国内位置最高的5大贵族之首(近卫氏,九条氏,鹰司氏,二条氏,一条氏),是世袭的公爵家族。

  他们的祖先藤原家族世代为天皇提供皇后,由此两个家族具有极为亲近的血缘关系。

  近卫家不但是天皇的近臣,号称皇族盾牌,还是天皇的血亲,亲上加亲,自然被天皇信任。

  近卫文麿的身世很有趣,他本人是父亲近卫笃麿公爵和第一任夫人所生的嫡子。而近卫家250年来人丁不旺,近卫文麿居然是第一个成活下来,所谓长妻所生的孩子,所以从小就非常受宠。

  遗憾的是,他亲生母亲在他几个月的时候就病死了,他的父亲近卫笃麿公爵续娶了他的妻妹,近卫文麿也就是由小姨妈养大的。

  在近卫没有成年之前,从没有人跟他说他的亲生母亲已经死了,他也从小也认为姨妈就是他的母亲。

  母子两人相处的很不好,这样近卫文麿一度很困惑,认为母爱怎么就是这样。其实毕竟不是亲生的,怎么可能太好呢,中国的俗语叫做隔层肚皮隔层山!

  直到成年以后,他才知道这个事实,近卫恍然大悟,同时大感失望。因为他觉得连父亲和姨妈都欺骗了他十几年,还有什么人可以相信。

  他后来感叹道:知道这件事后让我觉得世间充满谎言!

  由此,近卫文麿开始形成了不信任 任何人的政治家性格。

  很快更不幸的事情发生,在近卫文麿今年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近卫笃麿公爵病死。

  由于近卫笃麿公爵生前很喜欢花钱,死后留下一大笔债务。

  在他死后,家中人不断来人逼债,其中还包括近卫笃麿公爵生前的一些好友,也一个个都翻了脸。日本人是最注重面子的,普通平民被讨债也是很大的耻辱,更不要说是近卫家组。高仓健的电影《远山的呼唤》中,高仓健扮演人物的父亲和妻子都因为还不起钱,羞愧之下自尽。

  年幼时候的这个经历,让近卫文麿对友情也更不信任。

  一般认为,这是他走上政治家道路的开始。

  好在当时也是有一些人对他有过帮助,比如近卫笃麿省前政敌,政界元老西园寺公望。西园寺家族也是日本著名的贵族,当时被奉为世袭的公爵,地位仅仅比近卫家低一级

  西园寺公望不念旧恶,帮近卫家组摆脱了困境,也给了他们不少钱。

  受西园寺公望这个政治家影响,从政以后追随他一段时间,后来才自立门户。

  根据贵族世袭制度,近卫文麿本人在父亲死后,少年时期12岁就继承了公爵的爵位。

  而根据当时日本法律,近卫年仅25岁便进身为公爵议员进入贵族院,并没有费吹灰之力。

  之后几十年,由于显赫的身份(上学期间,包括老师同学在内都对他非常尊敬,近卫由此抱怨没有交到一个朋友),加上能力还算优秀,更有天皇的大力提携,近卫文麿仕途比较顺利,

  他在1933年,也就是年仅40岁的时候担任贵族院议长一职,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务。

  以他当时的现状来说,他是日本年轻一代最有才华的政治家,由此得到广大日本老百姓的支持。

  由于出身特殊,天皇也曾对近卫文麿十分喜爱。亲不亲家里人,外人再好也没家里人靠得住,近卫在天皇接见时,经常谈笑风生,有时还边说话边摇晃着二郎腿。

  而近卫文麿也是个标准的军国主义分子,曾经大肆鼓吹入侵中国,征服世界。

  918事变爆发以后,近卫发表声明说:少壮军人在满洲事变以来所推进的方向,是我日本必须走的命运之路。

  之后日本国内二二六兵变之前,他公然支持军方,说道:政党、议会都起不了作用,军人发怒是难免的,为拯救今天的日本,必须打倒议会主义。

  由此,日本军方把近卫当作同路人,他自然也得到军方的支持。

  这样一来,几乎众望所归,随着林铣十郎内阁上台仅仅4个月就因为各方面的反对垮台以后,近卫文麿上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近卫文麿上台以后立即表示支持军方的主张,他说属于“非持有国”(指资源)的日军必须确保我民族的生存权利,我国的大陆政策是建立在这个确保生存权利的必要之上的。“新内阁负有实行”国际正义”的使命,而“实行国际正义的较好方法,是获得资源的自由,开拓资源的自由,为开发资源所需要劳动力的自由。”

  -------------------日军的节节胜利对日本内阁影响很大,其实这些胜利都死表面现象,这也表明了日本政治家缺乏远见。用李宗仁的话来说:日本政客军人多是志大才疏之流!

  结果没想到短短1个多月后,七七卢沟桥打响。近卫文麿内阁立足未稳,其实并不想立即跟中国开战。无奈内阁根本无法控制军方,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日军全面出兵。

  此时的近卫文麿自知不可能阻挡军部的行动,干脆转为支持军方,并且召集内阁和其他政治力量,要求他们全力支持军方。

  军方对近卫很满意,但国内其他政治势力对近卫不满,认为他恐怕会再次成为军方的傀儡首相。

  鉴于此,近卫文麿只能继续倒向军方,以保证内阁的稳定。为此,他做了很多的事情,后来被日本历史学家大肆攻击,认为是他不阻止军方的行为还推波助澜,导致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

  日本试图外交手段停战

  在中日淞沪会战打响以后,近卫文麿不顾国内其他的质疑声,同意军方出兵30万进攻上海,并且狂妄的宣称:中国轻辱帝国太甚,帝国此举为膺惩暴戾的中国(注意,他用的是惩罚,并不是战争,是一种轻蔑的语气)。

  其实此时的近卫文麿并没有太多权力,大部分的权利控制在军方手中,而内阁内部对近卫文麿出兵上海有很大不满,认为他没有保护其他政治力量的利益,被军部牵着鼻子走。

  由此近卫文麿狼狈不堪,左右为难,他曾对秘书原田熊雄抱怨:陆军大臣杉山元靠不住,军方并不听从他的反对意见,而只是接受他的赞同意见。

  有时他向天皇自嘲说:我这样的人完全像时装模特儿,什么都不让我知道,却被牵着鼻子走,这实在叫人为难,真对不起。

  虽然近卫文麿如此坚持要求打下去,但日本军方高层却突然转了向,这源自于他们对持久战的评估。

  他们派到上海的军事观察员目睹中日两军尸山血海的惨烈激战,吓得屁股尿流逃回日本汇报,认为战争远比他们想象的激烈。

  而作为参加过日俄战争的日军大将松井石根,柳川平助等人也对中日战争持久战不看好。他们认为此次国军作战勇敢,抵抗顽强,在上海巷战中往往打到最后一个人,绝对不比当年的俄军要差。

  因此,军方上上下下,几乎都开始试图用外交手段解决此次事变,不主张继续打下去。

  早在淞沪会战中期,胜负还没有定论的时候。10月1日,日本近卫内阁会议通过了《处理中国事变纲要》,决定外交与军事配合,在军事取得成果时尽快结束战争。

  10月2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会见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Herbert von Dirksen﹚,请求德国出面斡旋。

  日本参谋本部也于此时电令其驻柏林陆军武官大岛浩试探德国调停的可能性。

  显然谈判是日本国内各派都支持的,具体如何停战,日军内部又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派。

  一派认为日军目前已经伤亡20万人,并不比日俄战争伤亡要小,如果不借机敲中国的竹杠,就亏大了。

  所以这一派主张以强硬外交政策压制中国屈服,至少保证日本目前军事占领的既得利益,也就是至少目前日军占领的华北,华东地区的利益。

  其实日本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见好就收这回事。

  甲午战争日本获胜夺取了中国台湾,又占领了清朝藩属朝鲜,就这样天皇还为被迫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耿耿于怀(其实日本又阶级敲诈了3000万两银子的所谓赎辽费),一直视为最大耻辱。

  之后在庚子事变中参加八国联军,又捞到了在河北省的驻兵权和大量庚子赔款。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击败在青岛的德国小股部队,夺取了中国青岛和太平洋几个岛屿。

  日俄战争,日本击败俄国,夺取了中国东北南部的特权。

  918事件,日本击败张学良,夺取了东北全境地区。

  长城会战,日本击败张学良和增援的其他国军,占领了热和省和河北省北部控制权。

  128事件,日本占领上海,获得在上海的特权。

  所以,日本胃口很大,也极为贪婪,历史上也没有吐出嘴里肥肉的先例。

  从这点出发,日本必须要求占领中国的内蒙古地区,华北和华东日本控制区设置所谓非武装区,这两个地区建立亲日政府,同时向中国要大量赔偿和特权。

  这样,也就完全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就领土面积来说,比当年英国人要求割让小岛香港更为过分。

  不过,这也最大程度满足日本的利益,至少日本20万人没有白白伤亡!

  另一派则比较理性,主张对中国做出一些让步,不要要求的太狠。

  道理很简单,因为目前中国并没有战败,只是局部受挫而已,继续打下去不过是中日两败俱伤,中国说不定还会拖垮日本。

  所以这一派主张不要对中国要求的太高,尽量做一点让步,以实现中日的停火,能捞一点是一点。

  显然,后一派在军国主义思想浓重的日本,自然无法占到上风。当时日本军方高层都是狂热的侵华派,也不可能同意这样的想法。

  日本此时还是很嚣张的,他的军部和政府对己方实力都有很高的估计,对中国的抵抗能力则有大大低于实际的评估,这也就军国主义分子和独裁者的一大特点。

  由此日本政府提出了一些趾高气扬的条件。

  当时世界各国中,苏联最希望看到中日开战,因为这样就把日本祸水引向中国一方的,以日本的国力军力,绝对无法在中日战争没有停止之前入侵苏联国土。

  而英法美希望中日停战,以保护自己在东亚的利益。但他们私下却认为如果中日陷入持久战,而中国能够坚持数年作战,对英法美还是有利的。

  因为这样一来,日军也无力立即南下入侵他们的殖民地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就算日本这样强行做了,毕竟有高达100多万的部队陷入中国战场,日军陆军战斗力削弱一半以上,剩余部队并不是英法美的对手,加以时日不难将其消灭。

  而最热心中日停战的,就是纳粹德国的。

  纳粹德国自从一次世界大战失利以后,丢掉了全世界所有殖民地,连东亚的青岛和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也丢了,所以他不存在像英美法一样顾虑自己在亚洲的殖民地(因为他在亚洲根本没有殖民地),而希望中日激战。

  同时,德国和日本中国在陆地上有1万多公里的距离,和两国开战的可能性也基本是0,不会像苏联那样畏惧日本中国的大规模入侵,也不会畏惧日本中国的崛起。

  德国在欧洲最大的敌人就是苏联,所以他期望在最终进攻苏联的时候,在苏联的东部边境能有一个国家牵制苏联军队。因为德国人很明白,苏联是个超大的国家,国土东西距离1万公里,极难征服。

  这么远的距离,不要说一路击败500万苏军杀过去,就是苏军没有抵抗,光是这样1万公里的距离,以德国步兵的行进速度也走上大半年时间。

  当时德国陆军估计,德军最远只能打到伏尔加河一线,然后用空军炸毁苏联乌拉尔工业去,迫使苏军投降。

  这样,虽然德军占领苏联的欧洲部分,但这其实仅仅占领了苏联整个领土面积的五分之一而已。

  且不谈战争能否如德国所愿,轻松打到伏尔加河一线,并且全歼苏军现役部队。

  就算能够顺利实现战前目标,苏联是否就会投降也是很难说的,因为他们毕竟还控制着面积极为广阔的西伯利亚,外蒙古和远东地区。当时白军将领高尔察克等人,就是在西伯利亚建立了政权。这个不得民心的政权,仍然同苏联红军对抗了很久。

  如果苏联不愿意投降,并且以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顽强,德军也就必将陷入持久战,这是资源匮乏的德国最不愿看到的。

  所以,如果在德军入侵苏联的时候,在中国的远东地区能有国家同时出兵进攻,对德军是有极大帮助的。苏联被迫陷入长达上万公里的可怕两线作战,十有八九会被击溃投降。当年一战中的德国,就是被两线夹击后崩溃的。

  退一万不说,就算这个国家不对苏联进攻,只要将国境线布置几十万大军,也足以让苏军抽调几十万大军对付,也大大分散的苏联和德军作战的能力。

  ---------------德国在抗战之前,和抗战第一年对中国帮助很大。中央军精锐部队多以来德国的军售!希特勒希望中日停战,如果中日战争不可避免,他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支持。

  德国当时在远东物色的两个国家,自然就是中国和日本,其他亚洲国家根本没有这个实力。

  日本陆军自明治维新以来,以苏联作为唯一的敌人。在日本看来,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大面积土地和大量资源是日本未来百年发展的最好基地。

  为了这个目标,日本和沙俄首先进行了日俄战争,此战沙俄战败,丢掉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控制权。随后,日本又发动918事变,占领了整个东北,苏联又丢掉了东北北部的控制权。

  军队的训练教育以苏联为假想敌,军队武器装备也完全以西伯利亚高寒地区为设计基础,日军坦克使用耐寒的柴油发动机,步枪火炮设计都考虑高寒地区使用。

  而日军编组的关东军力量比日本国内军队还要强的多,也是最精锐的部队,换句话说,关东军也就是对付苏联的。

  另外一个国家,自然就是中国。中国和苏联有着刻骨仇恨,苏联人是中国有史以来侵占中国土地最多的国家,他先后占领了中国外兴安岭地区180万平方公里土地,后又夺走了中国的外蒙古地区150万平方公里土地,两者相加,苏联人占领了3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几乎相当于中国现有面积的三分之一。

  苏联之前支持国民政府北伐统一全国,却又煽动中共在北伐期间自立为王,借机夺权。由此,中苏两国彻底翻脸,蒋介石和汪精卫都将所有苏联势力清除出中国,并且处死了很多中共党员。

  由此极为仇视苏联的希特勒对中国的所作所为非常满意,从1933年上台开始就大力同中国合作。

  所以,站在德国的角度,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中日两国的火拼,因为这会严重影响他们对苏联的牵制作用。

  所以德国政府自从抗战开始就致力于中日的停战,遗憾的是骄狂的日本却并不怎么买账。

  陶德曼调停

  直到淞沪会战陷入僵局以后,10月2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才向德国驻日本大使狄克逊表示,日本准备和中国政府直接谈判,希望德国或者意大利作为中间人。

  10月29日,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面见中国外交部次长陈介,传达了日本方面的意思。

  当时中国的情况并不好,当时北战场集中58万大军的太原会战,以及南战场集中65万大军的淞沪会战中,日军都开始明显占据上风,看来这两个会战中国都将失败。

  此时国军已经伤亡高达40万之众,更不利的是,积存多年的武器弹药,粮食补给已经消耗了一半,需要大量的补充。

  但国内薄弱的军工体系现在都处于搬迁中,无力供应。而国外英法美德受日本制约,不可能再向战前一样大规模军售,只有苏联愿意帮忙,却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外交手段获得战场上实现不了的胜利,对中国是极为有利的。

  退一万不说,就算能够通过外交手段迷惑日本,让日军停止一段时间的进攻,对处于逆境中的中国也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中国也开始了同日本的接触。

  可惜,当时的日本非常骄狂,他们的军方蛮横,政府甚至比军方还蛮横。

  日本国内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应该提出较为缓和的条件,让中国接受,以避免中日进入持久战。这种很明智的观点,却被日本政府近卫内阁斥为失败主义者,懦夫们的言论。

  日本政府认为此时绝对不能给出较为缓和的条件,而是应该以强硬态度迫使中国方面屈服。所以条件也非常严苛,以消除中国方面的抗日意志。

  经过日本政府再三商讨,最终在11月2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将所谓的停战要求交给德国大使狄克逊。

  狄克逊摊开文件一看,大大吃了一惊。

  文件主要包括七条内容,其中前几条就已经非常触目惊心。

  1. 内蒙古自治,建立一个与外蒙古相似的自治政府(日本吃掉中国内蒙古地区)

  2. 扩大华北非军事区,由中国警察和管理维持,华北行政长官必须是亲日人物(日本势力深入华北五省)

  3. 扩大上海非军事区(日本势力渗透入上海和江苏境内)

  4. 中国停止反日政策(迫使中国政府向日本屈服)

  不过日本政府出于各种考虑,没有要求中国承认伪满洲国,因为这也是中国外交底线,就连国联也是不支持的。

  狄克逊将日本的要求回报给希特勒,并且做出自己的判断:日本的要求太高,形同要求中国投降,中国方面基本不可能接受!

  希特勒对此不置可否,只是要求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尽一切可能促使中日停战。

  于是难题就送到陶德曼大使的面前!

  陶德曼博士全名为奥斯卡·保罗· 陶德曼(Oskar Paul Trautmann),1877年出生于德国一个小城市。

  陶德曼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德国外交部工作,到1935年担任德国驻中华民国大使的时候,已经从事了整整30年外交工作,是德国外交界很有名的一个人物。

  他曾经先后担任德国驻沙俄,驻日本等国外交官,在东亚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对中国也比较了解。

  此时的陶德曼拿起德国外交部张牛赖特发给他的日本要求一看,就立即认为中华民国绝不会同意日本的要求。

  ---------------------蒋介石自然不可能屈服投降,他已经做持久战准备,在后方大量编组部队,并且组织正规军进入敌后发展游击战。下图是后方编组的新兵

  虽然当时陶德曼刚刚担任2年驻华大使一职,却对国民政府以及蒋介石本人有所了解。

  他认为蒋介石虽然表面上被国内自称的反日派攻击为妥协派,其实蒋是最顽固的抗日派,以中华民国的外交立场和蒋介石本人的态度来说,都绝不可能同意这样的条件。

  陶德曼试图让德国外交部促使日本降低条件,但牛赖特男爵表示德国无能为力。

  陶德曼没有办法,灰心丧气的在11月5日面见中国国防参议会主席汪精卫、军政部长何应钦,传达日本的条件。

  蒋介石自然也很快看到日本要求,显然他是不能同意的。

  蒋介石当时只是把外交作为军事上扭转的一个手段,用他在11月29日记中的话就是:为缓兵之计,不得不如此耳!

  他随即向陶德曼表示中国的要求是,日本必须恢复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前的态势,也就是日本军队必须立即退出占领的河北,察哈尔,山西,上海地区。

  如果日本政府不同意这个要求,中国方面无法停止作战。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看,其实这个要求对于中国并不算过分,因为中国很可能在持久战中获胜,并不是败军之将,其实日本这样并不吃亏,毕竟日本还占领着中国的东北,台湾,要求恢复战前态势,已经算是退让了。

  陶德曼博士表示个人理解蒋介石,但在现在情况下,让凶恶的日本恢复战前态势,确实不太可能。

  陶德曼告诫蒋介石,是否考虑做出局部的让步,以实现停战。

  陶德曼说:如果贵国政府和军队继续和日军长久作战,即使最后获胜,也比让会让由苏俄支持的中国共产分子借机发展起来,最终会推翻您的政府,建立一个亲苏的布尔什维克国家。

  蒋介石叹了一口气表示,他自然是知道这个情况,但目前中国不可能同意做出任何危害华北领土主权的让步。

  蒋介石借口民意给予拒绝,他说:中国如果同意这些要求,国民政府将会被舆论的浪潮冲倒,中国会发生革命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没法再继续说下去。

  陶德曼无可奈何的将蒋介石的条件发给外交部张牛赖特,德国政府立即转交日本外交部。

  此时日本政府和军方仍然极为骄狂,他们一是轻视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抵抗意志和战斗力,二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在他们眼中,他们绝对不会放弃到嘴的肥肉。

  在这3个月的激战中,日军已经付出20万的巨大伤亡,已经基本相当于日俄战争日本伤亡病疫总数的26万人,但在日军看来这个代价远远超过预计。

  日本付出了如此之大的代价,却连一点便宜也没有占到,这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对于蒋介石要求恢复战前态势的要求,日本近卫文麿内阁根本不屑一顾,认为如果谁出兵占领别人这么多土地却什么都不要的撤退,无疑于最大的傻瓜。

  他们甚至认为:蒋介石的要求,不过是战败者无礼之言辞,意在通过挑衅鼓舞中国国内士气。

  所以日本政府断然拒绝任何让步,德国第一次调停就这样结束了!

  自然,包括希特勒在内的德国高层对中日的态度都非常不满。

  第三阶段,日本形同最后通牒的要求

  德国方面并不死心,再次命令陶德曼和狄克逊协调中日两国关系。

  于是在12月初,两国政府再次进行停战谈判。

  短短1个月内,当时的中国在军事上受到一定的挫折,当时日军已经占领上海和太原,日军以20多万大军向南京进攻,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

  其实这对于未来中日战争来说,并不能说是日本占了上风。因为日军第一没有消灭国军主力,第二没有迅速消灭国民政府的任何办法,战争必将进入持久战,从长远来说其实是日本占了下风。

  虽然如此,但国民政府这方面短时间内遭遇很大损失,由于战前准备时间太短,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如果此时能够争取到一段时间恢复一下,紧急补充损失,对中国是极有好处的。

  鉴于此,蒋介石认为应该跟日本继续谈判,就算不成功,也可以争取时间。他表示可以考虑日本 条件为议和基础,但必须坚持三点立场:

  ﹙一﹚ 不接受日本以战胜者的姿态处理谈判;

  ﹙二﹚ 不接受日本议和条件为最后通牒;

  ﹙三﹚ 日本不讲信用,随时可能撕 约,希望德国自始至终担任调停者,不得涉及中国与第三国之间的协约。

  ﹙四﹚ 中国政府不承认同日本有过外交接触,除非正式达成协定。

  不过此时日本政府已经被一系列所谓辉煌的胜利冲昏了头,尤其是攻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让他们认为战争已经获胜,中国政府必将投降。

  其实这又是日本人最大的误判,民族战争往往是打到最后一刻。二战德国也是直到柏林被攻破,希特勒自杀才停止抵抗。

  此时中国政府已经迁都重庆,南京是否丢失,其实并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日本政府则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既然已经获胜,就必须加大停战的价码。

  不但保持原有的七项要求,更强制要求中国承认东北为日本的控制,并且扩大了对中国华北华东领土的要求。

  日本要求如下:

  1. 中国正式承认伪满洲国(中国承认日本对东北的占领)

  2. 在日本认为必要的地区建立非军事区和特殊政权(日军在华北和长江三角洲,以及内蒙古建立自己的控制区)

  3. 日本享受在中国的经济特权(中日达成有利于日本的贸易协定)

  4. 中国必须赔偿日本战争的巨额损失(肯定是个巨额数字)

  -------------------国军不可能屈服这种条件,逼近还有大量部队,还不如战死亡国为止。

  同时广田弘毅嚣张的宣布,限定中国政府派代表在1938年1月15日之前赶往日本签订停战协定,如果逾期不来,日本则视为中国政府拒绝,就会继续进攻,打到中国屈膝投降为止。

  狄克逊接到这个要求以后,再次吃了一惊,他向希特勒汇报:日本方面要求形同当年英法凡尔赛条约要求德国的一样,估计中国方面接受的可能性极小。

  陶德曼博士接到日本加码的要求以后,也一脸苦笑,他心里很明白,这种要求中国政府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答应。

  而实际日本的要求,几乎相当于要求中国投降啦!

  对于这样形同最后通牒的要求,中国政府自然不可能同意。

  蒋介石甚至在日记中写道:倭寇所提条件,等于征服于灭亡我国,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

  虽然如此,中国政府对日本政府要求并没有断然拒绝,原因主要亮点:

  第一不得罪调停的德国(当时中国还在向德国大量购买武器),第二尽量争取时间修整部队,所以中国政府含糊其辞的要求日本政府明确说明要求。

  自然日本政府也不会由中国拖延时间,在1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中止停战谈判,并且在第二天召开大会,商讨如果武力解决中国。

  当日,知道停战已经彻底破裂的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固无论其(日本)出如何举动,皆不能动摇我抗战之决心及胜利之信念。

  11月26日,蒋介石又在日记中写道:成败利钝,非所逆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中国拒绝日本外交要求以后,近卫内阁认为大大丢了面子,而且本来向国内民众和军人宣布占领南京就可以获胜,现在显然没有获胜。

  日本民众和军人虽然大多支持战争,但并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长期打下去。尤其日本军人对攻占南京以后还不能停战极为不满,因为当时他们从国内出发的时候,所有人都告诉他们,战争2,3个月就会结束,中国军队不堪一击。

  地球上怕是没有一个民族是期望战争的,就连日本人也不例外。

  战争除了给日本军人带来大量死伤以外,也动摇日本普通民众生活,日本战争以后很快对食物和民用产品进行管制,日本民众生活顿时出现困难,到了1941年以后更是逐渐吃不饱肚子,也缺乏燃料,连藏书都用来烧火,整个城市也被炸成一片废墟。

  扯了一个大淡,却无法收场,这让近卫内阁实在无法下台,也是他们所有人政治生涯最大的一个失败。

  这时,年轻的近卫文麿恼羞成怒,做出了一个最大的误判,也就是他认为继续进攻就会打垮国民政府,然后干脆扶持一个傀儡政府控制中国就行了,根本不再需要外交手段解决。

  所以1月16日,近卫内阁发表声明:日本帝国政府今后不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日本均不与国民政府交涉,日本绝对不容许第三者出面调停。

  全文节选为:

  帝国政府在攻陷南京后,仍然为了给予中国国民政府以最后反省的机会,一直等到现在。然而,国民政府不理解帝国政府的诚意,狂妄策动抗战,对内,不察人民涂炭之苦,对外,不顾东亚整个和平。

  因此,帝国政府今后不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期待能与帝国真诚合作的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进而与这个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协助建设新兴的中国。

  帝国一贯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以及各国在中国的权益的方针,决不丝毫加以改变。

  当今,帝国对维护东亚和平的责任日益繁重,政府希望国民为了完成这一重大任务,要更加不懈地发奋努力。

  对于这个声明,日本国内有识之士极敢震惊,当时在关东军担任师团长的冈村宁次回忆:偌大日本居然无人了解中国。政府高层如此短视,将国内陷入和中国的持久作战,必将和中国两败俱伤,我军前景黯淡。

  对此,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家大多持讥笑态度,认为日本政府自不量力,非常弱智。

  1月17日,德国驻日本大使狄克逊向广田外相表示遗憾说:日本的答复断绝了此后一切商谈,在全世界人的心中,日本要担负断绝商谈的责任!

  同冈村宁次和狄克逊说的一样,这个声明这就等于彻底关上了和国民政府谈判的大门,也就等于让日本陷入持久战。

  之后虽然近卫内阁和后续内阁接连扶持了王克敏的华北临时政权,梁鸿志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但因为这两个伪政权毫无实力,包括王梁两人在内的这两个政府核心人物都是一群流氓无赖野心军人之流(连日本人也认为他们是流氓集团,对他们非常轻视),对日本没起到什么帮助,顶多就是帮日军搜刮当地老百姓而已。

  后来又扶持了汪精卫的汪伪政府,却又因为汪政府实力太弱,最终成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大包袱。

  冈村宁次当时也感叹:此举极为愚蠢,中国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实力的政府,比如孙中山政府,不会对日本有任何帮助,反而会成为我们的负担。

  对此,日本军方也有很大意见,如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即有这样的看法,他认为:这些伪组织的傀儡们腐败无能,政治上缺乏号召力,这样做有违于日军的作战宗旨,影响日本的军威和武德的发挥。

  所以在寺内寿一后来率领侵略军——南方军,于1941年底攻入东南亚地区后,即未按照日本政府在这些国家建立独立政权之主张,而组成由占领军直接指定、委派和监督下的缅甸军政府和由日本人大达茂雄担任市长的新加坡(昭南)伪政权。

  简单就是一句话,从任何角度都可以证明,近卫内阁是完全失败的。

  而面对日本的这个态度,国民政府显然也无法通过外交手段停战,也只能继续持久作战下去。

  国民政府在1月19日国民党《中央日报》 上迅速刊出蒋介石对日本近卫文麿声明的反应,措辞强烈地表明了中国将继续抗日的立场:中国政府于任何情形之下,必用全力以维护中国主权与行政之完整。任 何恢复和平办法,如不以此原则为基础,绝非中国所能接受,同时,在日本占领区域内,如有任何非法组织篡窃政权者,不论对内对外,当然绝对无效。

  1月20日,中国召回驻日大使许世英,正式断绝同日本的外交关系。

  日本政府措手不及,赶忙在1月21日下令驻中国大使川樾茂回国。

  由此,两国官方的外交关系,彻底断绝。

  而日本内阁蔑视国民政府的宣言,也大大刺激了民族感情极为强烈的蒋介石。他随后宣布辞去行政院长兼职(国民政府行政最高长官),专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接任院长,张群担任副院长,换句话说,蒋介石亲自挂帅,准备和日军彻底拼了!

  后来日本历史学家认为,这个声明对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危害程度甚至超过决定偷袭美国珍珠港。

 

  ----------------近卫自杀身亡,东条英机则惨得多,他自杀没死,最后还是被绞死了。这些军人政客联手,发动了侵华战争和入侵东南亚的战争,害死了数千万人。这个下场自然是活该!

  近卫的结局

  之后1月22日,广田在日本 议会发表近卫对华四原则:

  ﹙一﹚ 中国政府须放弃亲共政策与抗日抗满之方针,而与日满采取共同之政策;

  ﹙二﹚ 规定解除军备之区域;

  ﹙三﹚ 议定中日满经济合作的协 约;

  ﹙四﹚ 中国向日本赔款。

  不过这些条件并不是期望再和中国继续谈判,而不过日本试图诱降中国傀儡势力的一个声明。他期望中国国内的叛徒能够接受这个要求,从而投入日本的麾下。

  在这个错误的外交政策影响下,日军继续在中国作战。虽然包括天皇在内的军方高层还算了解形势,做出了1938年不继续进攻中国,保证现有控制区稳定的决定。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旦进入了战争,就不是人力所能所以改变。

  很快日军在台儿庄会战中遭受第一次失败,矶谷廉介师团和板垣征四郎师团都遭重创,其中矶谷廉介师团被国军击败并且合围,侥幸突围成功,但伤亡过半。

  由此日本政府和军方为了挽回颜面,果然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进行了徐州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仅在1938年一年就遭受惨重损失,光是武汉会战日军损失20多万人(包括感染霍乱等疾病),一线作战部队进攻能力削弱殆尽。当时日军在华兵力100多万人,这已经是日本所能承受的补给极限。此时除了需要对付高达200万的国军正规军以外,敌后日军的控制区还有大量国军正规军和地方部队,实际上日本根本无法控制在中国的局面,也不可能获得侵华战争的胜利。由此日本完全被拖入持久战,一直打到1945年宣布投降。

  1939年,日本政客经过检讨,认为近卫文麿在一年前发表了一个愚蠢的声明,实在在头脑不冷静情况下做出的错误决定,对国家有着极坏的影响。

  他们还猛烈抨击近卫文麿本人:日本国民对近卫曾寄予信赖和期望,但这个声明则将其打破了。

  近卫文麿自己其实也很沮丧,辩解称:声明是外务省制定的草案,由广田弘毅在内阁会议上提出的并非自己一个人的决定。

  但近卫文麿也承认,该声明是失败的。

  1938年底,由于武汉会战以后侵华战争情况恶化,日本军方和国内其他政治力量都对近卫文麿内阁极为不满,要求其引咎辞职。

  甚至一向支持近卫文麿的裕仁天皇也说:朕不愿再见到帝国雄狮百万受制于中国。

  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近卫文麿内阁轰然垮台,由平沼骐一郎内阁接任。

  近卫文麿本人的下场也很凄惨,之后他虽然在1940年再次出任日本首相,但很快下台。1941年出任总理大臣,并且提出南下击溃英美法的主张,但短短3个月后又被东条英机取代。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麦克阿瑟虽然承诺不惩罚日本皇族,但近卫文麿不过是一个公爵,显然不在特赦的范围。

  1945年11月19日,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团传讯近卫,期间美国佬声色俱厉的表示一定会追究他,对于卢沟桥事变和谋划对美战争的责任。

  近卫文麿回家以后极为惶恐,对亲友说:我恐怕也要作为战犯抓起来。

  果然,几天之后,近卫文麿被远东国际审判法庭列为甲级战犯名单之列。

  而以这种罪名被逮捕的甲级战犯的结局不是没处死,就是长期监禁,而且处死一般都是侮辱性的绞刑(英美处理海盗和强盗使用绞刑,有始终羞辱的意思)!

  近卫家族几百年历史上,还从无一个人被羞辱性的绞死!

  近卫文麿自知难逃一死,又恐惧被绞死受辱。

  在被逮捕以前的1945年12月16日留下遗书说道:我对华战争之后,所犯政治错误甚多,对此深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无法忍受在美国人的法庭上受审····

  随后近卫赶在美军来逮捕他之前的几小时,在自宅住家中服毒自尽(服用氰化钾),因此未被受审,当时54岁。

  而中国抗战初期对日外交,其实也就这么结束了。其实中日的战争属于民族战争,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有一方做出很大让步,但这些让步,尤其是对于中国一方来说,无疑于自我毁灭。

  可笑的是,汪精卫对日本的提议却觉得尚且可以商量,后来他叛变投敌之前,也同日本签订了密约,基本就是近卫提出的这些要求,自然,日本后来很快随意加码,完全把汪伪政权当做殖民地政府,汪精卫后来极为后悔,但已经无法回头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中国不会不战而降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