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轰炸台儿庄日军阵地
为了鼓舞守军的士气,第5战区向军委会请求,派中国军队飞机对徐州战场作“象征性参战”,即不要求空军承担保卫指挥中心徐州市的任务,也不要求其长期配合陆军作战,只对台儿庄一线敌军阵地,作数次示威轰炸。
30日清晨,台儿庄附近的空中传来飞机马达的轰鸣声。
不一会儿,碧蓝的天空中果然出现了9架银燕,日军阵地上的鬼子们见有飞机来临,以为又是他们的飞机前来助战,便纷纷晃动太阳旗,以示前线敌人阵地的位置。岂料,飞机在阵地上空盘旋了几周后,突然向日军阵地俯冲投弹。日军阵地顿时全面开花,浓烟滚滚。日军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被这突如其来的轰炸弄蒙了,日军嗷嗷乱叫着,四处乱窜。
中国军队飞机完成轰炸任务后,相继飞临中国军队阵地上空,低飞摆翼,向坚守阵地的英勇官兵致敬。此时,已认出中国军队飞机的卫士们纷纷跃出战壕掩体,举枪脱帽,欢呼雀跃。许多士兵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中国空军首次在台儿庄上空的出现,对坚守阵地的我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1938年4月7日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之间展开的台儿庄大战,是一场振奋民族信心的胜利
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里,一幅中日军队对比的图表常常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从中日军队编制看,中国军队一个调整师的人数为10923人,而日本军队一个常设师团的人数为21945人;从武器装备来看,日军一个常设师团装备的步骑手枪、轻重机枪、榴弹野山炮等,都数倍于中国一个调整师。而日军拥有的坦克、自动货车等,中国军队基本没有。
据山东省社科院抗战史专家赵延庆介绍,在参加台儿庄战役的中国军队中,除了汤恩伯的第20军团为装备齐全的精锐队伍外,其余都是被称为杂牌军的西北军、东北军、川军等。这些队伍普遍存在装备落后、人员缺编的情况。而日军参战的板垣、矶谷两个师团不仅装备精良,而且是敌军中最顽强的部队。
1938年2月下旬,板垣师团占领青岛后进攻临沂,台儿庄大战的序幕战——临沂阻击战打响。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驻守临沂的庞炳勋军团在艰难支持10多天后,和赶来支援的张自忠第59军顽强反击,一举退敌90余里,歼敌3000余人。当时负责这一战区的司令长官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临沂一役的最大收获,是将板垣、矶谷两师团拟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彻底粉碎。造成尔后台儿庄血战时,矶谷师团孤军深入,为我围歼的契机。”
一寸江河一寸血。在3月15日打响的滕县保卫战中,川军第22集团军第122师遭遇日本精锐部队矶谷师团。经过三个昼夜的浴血奋战,122师全体将士殉国,写下了台儿庄战役中最惨烈的一笔。这场战役为中国军队增援台儿庄赢得了时间和空间。随后,矶谷师团孤军深入台儿庄。胜利的天平开始倾向中国军队。
95岁的仵德厚是台儿庄战役的一名指挥官,当时他任第二集团军30师88旅176团3营营长。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有这位勇士当年的照片。回忆起台儿庄大战的惨烈,仵德厚说:“敢死队中,我们一个营的八个人,五个人被炸死了。人头落到我怀里,肠子挂到帽子上。嘴里、脸上、手上都是鲜血。就是这样,我们把人头一放,抱着机枪再跟敌人打。日本人并不是多么顽强,只要我们不怕敌人,那敌人就怕我们。”
正是这种“不怕敌人、不忍受辱”的坚定信念,台儿庄大战谱写出一曲曲悲壮慷慨的战歌。直到今天,人们在台儿庄仍然能见到这种惨烈的证据。
在台儿庄清真寺指挥所正面和侧面的墙上,当年激战时留下的弹孔密密麻麻。在指挥所前一棵古柏的弹孔里,人们甚至还可以看到里面残存的弹头。
4月7日,台儿庄大捷——日军11984人被歼,719人被俘。中国军队还缴获日军大炮31门,轻重机枪1000余支,步枪1万余支。这是中国军队自1894年日军侵略以来取得最大的胜利。但中国军队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这场战斗中,三万余名中华儿女英勇献身,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正义之歌。
多年潜心研究台儿庄大战的枣庄市文化局副局长刘同林说:“台儿庄大战的胜利,既是战略抉择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精诚团结的胜利。”
美国合众社记者爱泼斯坦在他所著的《人民之战》里表达了他对中国民众的敬意。一位参战军官在接受其采访时说:“群众对我军的帮助是很大的,他们主动带路,侦察敌军的驻扎位置,还照顾伤员,并且还有很多人拿起死者的枪支投入战斗。我们的部队仅仅在两个星期以前才来到这里,每个村庄看起来彼此相似,如果没有群众的帮助是难以想象的!”
所谓日军不败的神话就此破灭,中华民族的信心得到了强有力的振奋。正如李宗仁在台儿庄大捷后所说,台儿庄一役,不特是我国抗战以来一个空前的胜利,可能也是日本新式陆军建立以来第一次的惨败。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新曙光。
为了鼓舞守军的士气,第5战区向军委会请求,派中国军队飞机对徐州战场作“象征性参战”,即不要求空军承担保卫指挥中心徐州市的任务,也不要求其长期配合陆军作战,只对台儿庄一线敌军阵地,作数次示威轰炸。
30日清晨,台儿庄附近的空中传来飞机马达的轰鸣声。
不一会儿,碧蓝的天空中果然出现了9架银燕,日军阵地上的鬼子们见有飞机来临,以为又是他们的飞机前来助战,便纷纷晃动太阳旗,以示前线敌人阵地的位置。岂料,飞机在阵地上空盘旋了几周后,突然向日军阵地俯冲投弹。日军阵地顿时全面开花,浓烟滚滚。日军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被这突如其来的轰炸弄蒙了,日军嗷嗷乱叫着,四处乱窜。
中国军队飞机完成轰炸任务后,相继飞临中国军队阵地上空,低飞摆翼,向坚守阵地的英勇官兵致敬。此时,已认出中国军队飞机的卫士们纷纷跃出战壕掩体,举枪脱帽,欢呼雀跃。许多士兵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中国空军首次在台儿庄上空的出现,对坚守阵地的我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1938年4月7日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之间展开的台儿庄大战,是一场振奋民族信心的胜利
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里,一幅中日军队对比的图表常常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从中日军队编制看,中国军队一个调整师的人数为10923人,而日本军队一个常设师团的人数为21945人;从武器装备来看,日军一个常设师团装备的步骑手枪、轻重机枪、榴弹野山炮等,都数倍于中国一个调整师。而日军拥有的坦克、自动货车等,中国军队基本没有。
据山东省社科院抗战史专家赵延庆介绍,在参加台儿庄战役的中国军队中,除了汤恩伯的第20军团为装备齐全的精锐队伍外,其余都是被称为杂牌军的西北军、东北军、川军等。这些队伍普遍存在装备落后、人员缺编的情况。而日军参战的板垣、矶谷两个师团不仅装备精良,而且是敌军中最顽强的部队。
1938年2月下旬,板垣师团占领青岛后进攻临沂,台儿庄大战的序幕战——临沂阻击战打响。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驻守临沂的庞炳勋军团在艰难支持10多天后,和赶来支援的张自忠第59军顽强反击,一举退敌90余里,歼敌3000余人。当时负责这一战区的司令长官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临沂一役的最大收获,是将板垣、矶谷两师团拟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彻底粉碎。造成尔后台儿庄血战时,矶谷师团孤军深入,为我围歼的契机。”
一寸江河一寸血。在3月15日打响的滕县保卫战中,川军第22集团军第122师遭遇日本精锐部队矶谷师团。经过三个昼夜的浴血奋战,122师全体将士殉国,写下了台儿庄战役中最惨烈的一笔。这场战役为中国军队增援台儿庄赢得了时间和空间。随后,矶谷师团孤军深入台儿庄。胜利的天平开始倾向中国军队。
95岁的仵德厚是台儿庄战役的一名指挥官,当时他任第二集团军30师88旅176团3营营长。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有这位勇士当年的照片。回忆起台儿庄大战的惨烈,仵德厚说:“敢死队中,我们一个营的八个人,五个人被炸死了。人头落到我怀里,肠子挂到帽子上。嘴里、脸上、手上都是鲜血。就是这样,我们把人头一放,抱着机枪再跟敌人打。日本人并不是多么顽强,只要我们不怕敌人,那敌人就怕我们。”
正是这种“不怕敌人、不忍受辱”的坚定信念,台儿庄大战谱写出一曲曲悲壮慷慨的战歌。直到今天,人们在台儿庄仍然能见到这种惨烈的证据。
在台儿庄清真寺指挥所正面和侧面的墙上,当年激战时留下的弹孔密密麻麻。在指挥所前一棵古柏的弹孔里,人们甚至还可以看到里面残存的弹头。
4月7日,台儿庄大捷——日军11984人被歼,719人被俘。中国军队还缴获日军大炮31门,轻重机枪1000余支,步枪1万余支。这是中国军队自1894年日军侵略以来取得最大的胜利。但中国军队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这场战斗中,三万余名中华儿女英勇献身,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正义之歌。
多年潜心研究台儿庄大战的枣庄市文化局副局长刘同林说:“台儿庄大战的胜利,既是战略抉择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精诚团结的胜利。”
美国合众社记者爱泼斯坦在他所著的《人民之战》里表达了他对中国民众的敬意。一位参战军官在接受其采访时说:“群众对我军的帮助是很大的,他们主动带路,侦察敌军的驻扎位置,还照顾伤员,并且还有很多人拿起死者的枪支投入战斗。我们的部队仅仅在两个星期以前才来到这里,每个村庄看起来彼此相似,如果没有群众的帮助是难以想象的!”
所谓日军不败的神话就此破灭,中华民族的信心得到了强有力的振奋。正如李宗仁在台儿庄大捷后所说,台儿庄一役,不特是我国抗战以来一个空前的胜利,可能也是日本新式陆军建立以来第一次的惨败。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