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战役 > 【二战史话】淞沪会战与台儿庄大捷

【二战史话】淞沪会战与台儿庄大捷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军队在华北组织大的会战的同时,在南方同样组织大规模的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虹桥事件发起全线进攻,中国军队奋起还击,淞沪会战爆发。中方各参战部队同仇敌忾,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与日军的重炮、飞机和坦克对抗,在几乎无险可守、被日军炮火和航空炸弹反复犁过的上海市区和郊区,与日军展开殊死争夺,激战达三个多月。第36师参谋熊新民亲眼看到,当一队日军坦克接近某大学废墟附近的师部时,他还没来得及想“糟了”,身边一个高个士兵就已经抓起一捆手榴弹向坦克冲去,几秒后一声巨响,浓烟从坦克底部扩散开来,这位士兵和敌人的第一辆坦克同归于尽,其他坦克纷纷掉头撤回出发阵地。

这样的壮烈场景,在淞沪战场上随处可见。上海虽然失守,但让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化为泡影,为国防工业和产业的西迁赢得了时间,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抵抗侵略者的决心和勇气。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攻占南京命令。12月13日,在经过短暂而激烈的抵抗后,南京陷落。13日上午,日军谷寿夫第6师由光华门、雨花门入城后,立即将手无寸铁的难民、平民和解除武装的军人当作战斗目标,大肆屠杀。昔日繁华的天朝古都变成了一座尸横遍野、满目凄凉的死城。

侵占南京后,日军于1938年1月下旬开始南北对进,准备进攻徐州,打通津浦线,使南北日军连成一片,进而攫取中原,攻占武汉。日军第5师团在临沂遭遇庞炳勋第3军团和张自忠第59军的顽强阻击,一个月未能前进一步。庞炳勋和张自忠在此前的军阀混战中结怨,几乎誓不两立。然而,面临国难当头,张自忠尽弃前嫌,率援军及时赶到,两支部队携手重创日军。此战的胜利,粉碎了日军第5、第10两个师团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为台儿庄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庞、张两位将军也在战火中结下友谊,成为莫逆之交。

为加强徐州会战的指挥,蒋介石特派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军令部次长林蔚等组织临时参谋团,前往徐州协助李宗仁。白崇禧离武汉赴徐州前,特邀中共代表周恩来和叶剑英一同商讨对敌作战方针并议定配合作战的方案。周恩来对白说:在津浦线南段,已令新四军第4支队协同作战,采取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联合行动。在徐州以北应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李宗仁仔细研究了共产党的建议,制订了诱敌深入、在台儿庄歼敌的作战方案。

1938年3月16日,日军首先向滕县发动进攻,揭开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驻守滕县的第22集团军第122师官兵不畏强敌,血战三昼夜,毙敌2000余人。全师所余300多名官兵全部殉城,甚为惨烈。

3月24日,日军在航空火力支援下,向台儿庄猛攻。中日军队展开激烈拉锯战。日军曾一度占领台儿庄四分之三的地区。在这个关键时刻,坚守台儿庄最后一隅的池峰城师长向军长孙连仲请求,将部队撤过运河,被孙连仲拒绝,他命令道:“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上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如果有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当夜,孙连仲组织夜袭队,将强弩之末的日军一举赶了回去。

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堑壕中尸山血河,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这是日本战史书对于台儿庄中国军队的描述。

台儿庄战役历时半个多月,中国军队以伤亡失踪7500人的代价,取得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辉煌战果,成为全国性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中国人民誓死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胜利战绩,赢得了世界正义舆论的高度评价,并对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和争取外援发挥了积极作用。(张连松 作者单位:解放军后勤学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二战史话】淞沪会战与台儿庄大捷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