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战役 > 中国军民保家卫国:抗战著名大战役

中国军民保家卫国:抗战著名大战役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半个世纪前,卢沟桥的狮子亲耳聆听了中国军人抵抗侵略的第一声枪响,台儿庄的焦土、平型关和沪淞的鲜血见证了中国军民那些荡气回肠的保家卫国的历史真实。

中国人的胜利,就来自这血光闪烁的枪炮声里……
 

淞沪会战
 

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

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将军率领下奋起抵抗。

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

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
 

平型关战役
 

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

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24日夜,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

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

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忻口战役
 

1937年10—11月,为了保卫山西、保卫太原,中国军队在太原及其以北要隘忻口地区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大会战。在这场大会战中,八路军与国民党友军进行了密切配合。

忻口是太原北面最后一道防御屏障,地势险峻。1937年10月初,日军第5师团及察哈尔派遣兵团一部突破中国守军防御后奔袭太原。忻口为日军必经之地。忻口两面是山,东为五台山,西为云中山,山峦起伏。

中国方面极为重视忻口防御,第二战区集结重兵阻击日军,在忻口及其外围要地与日军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激烈作战。日军从10月13日开始在坦克、战车、大炮、飞机的配合下向忻口正面中国守军阵地发动一轮又一轮的猛烈进攻,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反复的攻击与反攻击战,中国军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为国捐躯,其中,第9军军长郝梦龄中将不幸牺牲。由于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给日军造成很大伤亡,双方形成拉锯战,日军始终未能突破中国忻口守军阵地。

为此,日军从平汉路作战日军抽调一部西进,从东面配合忻口日军的攻势,进至太原东面之战略要地娘子关。由于中方战略判断的失误,对娘子关的防守未引起充分重视,仓促迎战,导致娘子关失守,太原东面暴露在日军面前。同时,此路日军对忻口中国守军侧翼构成重大威胁。

忻口守军主动撤守,回防太原,忻口作战结束。随后日军从东、北两面夹攻太原,中国军队进行了太原保卫战。由于太原此时已成为一座孤城,无险可守,虽经守军激烈奋战,但不能阻止优势敌军,战至11月7日,城内守军突围南撤,太原遂告陷落。

这次会战中,八路军积极配合友军作战,给敌以重大牵制。10月19日,八路军还破坏了敌之阳明堡机场,击毁击伤日机24架,歼敌百余,使日军在忻口战场上一度失去了空中力量。在太原东面娘子关方向,八路军四处出击,袭击日军,取得多次袭击战的胜利,迟滞了日军的推进,并掩护了友军的撤退。

忻口、太原会战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民共毙伤日军2万余人,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久、战绩最显著的会战之一。
 

台儿庄战役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1938年3月23日,日军濑谷支队主力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阵地突进。此时,第五战区为确保台儿庄阵地,以拱卫徐州,进行了部署调整。24日,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

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31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29日,日军第十师团长命濑谷支队迅速击败台儿庄附近守军,同日,在徐州督战的蒋介石也下达了死守台儿庄的命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再次严令庞炳勋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

至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围歼被围之濑谷支队。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大部被歼。

台儿庄战役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共歼日军1万余人。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豫湘桂战役
 

从1944年4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底、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是日本军国主义临死前的最后挣扎。

从1943年夏秋以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转折,中国持续抗击日寇,牵制了日本大部陆军兵力,德意法西斯逐渐溃败,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也接连失败,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南洋日军面临被切割的困境。为此,日本困兽犹斗,制定了从中国战场寻求突破,企图固守大陆以坚持长期战争的计划。因此,表面看来是日本的积极进攻作战,本质上却是出于防御目的。

此次战役,就作战范围而言,由北向南绵延千里;就作战规模而言,打破了日军侵华以来的空前纪录。战役正式发起于1944年4月份,但日军大本营早在上年的8月份就开始策划了。日本经过了周密计划,集中了中国派遣军的全部力量,并从日本国内、关东军调兵加强。这样大规模的调动和兵力集中,连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也非常清楚:“与实力、资财,尤其战力全面下降之状况,殊不相称。”但日本面临极其不利的远东和太平洋战局,只有孤注一掷了。

但是,这时的国民党政府却无视人民要求民主团结、抗日建国的愿望,念念不忘对付共产党,为此消极抗日以保存实力,因而对日军疏于戒备,对日军的企图没有及时的判断,对全国军队没有统一的临战部署。许多地方的国民党军队消沉涣散,加之对人民横征暴敛,失去人民支持。这一系列因素,造成了国民党军队的广泛失败。

战役分三个阶段,即豫中作战、长(沙)衡(阳)会战和桂(林)柳(州)作战。从北至南,日军占领中国多处战略要地,达到了打通中国贯穿南北以铁路大动脉为中心的交通线的企图。

此次战役,给正面战场的打击极为沉重,形成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败。广袤领土、丰富资源的丧失以及无法统计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都是极其惨痛的。参加豫湘桂作战的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虽在劣势下,也在多处与日军进行了鏖战,付出巨大牺牲,也使日军付出了重大代价。

但是,日本虽然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却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战略意义。

这是因为:第一,日军兵力本已不足,虽然暂时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为了把守如此漫长的地域使有限的兵力更加分散,反而使自己在战略上处于极不利的地位。第二,日军兵力不足,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不能兼顾,日军超出实力发动“一号作战”,不得不从华北华中战场抽调大量兵力,从而减轻了敌后战场压力,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进一步动摇了日军的殖民统治。第三,由于由于美军在太平洋上占领了马里亚纳岛,取得轰炸日本本土的前哨基地,使日本消灭中国大陆空军基地的作战企图完全失去意义。

可见,对日本军国主义而言,中国是其注定不能摆脱的噩梦,是其侵略扩张美梦的绞索。日本已经达到其力量的极限,完全不能挽救其即将败亡的最终命运。此后,直到日本失败,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不久日本即不得不主动收缩防线,从华南撤出。

《时代潮》 (2005年 第十五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中国军民保家卫国:抗战著名大战役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