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老兵 > 探访抗战老兵刘德才:17岁,拿起枪打鬼子

探访抗战老兵刘德才:17岁,拿起枪打鬼子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刘德才

刘德才获部分勋章。

  双手拄着拐杖,腰间插着导管,90多岁高龄的他走路已是颤颤巍巍。当记者在光荣院一楼大厅内与老人握手时,他的手握的那样有力,眼神中流露着坚定……

  因为抗战,他从放羊娃变成了八路军;因为抗战,他十余年间背井离乡,转战南北;这一切让记者有幸认识了他,倾听了他的经历,记录了他的故事。

  他是刘德才,一个经历非凡的平凡人,一个从战火中走出的精彩生命。

  一场夜袭,让我开始打鬼子

  “我17岁的时候第一次打鬼子,第一次参加战斗。”

  “害怕吗?”

  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德才说:“打的时候就想着收拾他们,事后有点后怕。”

  刘德才的第一场战斗,是1944年一次针对日军观测站的夜袭,就在7天前,他还在为张家口附近崇礼县一个叫郭老五的地主放羊,而这一天晚上,他手里再也没有熟悉的羊鞭,身上只挂着4颗手榴弹和1颗地雷,腰里别着把菜刀。

  想要步枪,就从鬼子手里抢!为了端掉日军修在山上的据点,缴获游击队紧缺的枪支,侦查员已事先调查清楚:日军据点内有一个班的兵力,夜间只有一人站岗,据点内有许多枪支弹药。当天夜里,刘德才跟随其他十名游击队员向着日本观测站出发了。

  “我那时岁数最小,手脚笨,他们在干掉站岗的鬼子后没让我进去,而是让我留在外面放风。”刘德才回忆起第一次参战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为了最短时间内“盗取”日军观测站的枪支弹药,三名最有经验的游击队员趁鬼子熟睡悄悄摸了进去,一根烟的功夫三人匆匆溜了出来,把其中的三支步枪和一袋子子弹抛给了刘德才。

  赶快跑!赶快跑!刘德才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让老兵从观测站门口推了出去,刚抱着枪械跑了一里多地,就听见鬼子在后面追。

  “我哪能跑过他们,多亏了那片树林,要不然我就是个死。”老人回忆道。

  在距离日军观测站山下一里多远的地方,有一片榆树林,当时精疲力竭的刘德才就钻进林子里躲避日军追击。

  “那时候我啥也不懂,枪也不会用,就一直趴在树林里等着鬼子过去。”日军走后,刘德才朝着游击队聚集点百草山往回赶,回去的路程将近一天一夜,没吃没喝,又不敢走大路,饿了只能靠吃树叶充饥。

  抗战期间,刘德才所在游击班隶属八路军129师第5旅15团1营3连。“那时打游击很艰苦,经常窝在山沟里,我们一个班的人一天只吃一碗生米下的粥,熬出来也就一人半碗米汤,有时附近村民也接济些米面。”老人如是说。

  1944年末,日军的“三光政策”让游击队被迫转移到小河村附近,主要任务是破坏日军的铁路运输线,六个月后日本投降。

  日军残忍将他“逼上梁山”

  说起参加抗战前的事情,老人回忆起了一次被抓去当苦力的经历。

  1943年左右,日军强征当地百姓在崇礼通往天津的公路旁挖大坑,刘德才不幸沦为日军苦力。老人回忆说:“刚开始我以为是要盖碉堡,结果坑越挖越大、越挖越深,后来听以前给鬼子当过苦力的人说,那是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如果开始就知道是干这个,打死我也不去!”

  工程的最后一天,工地现场弥漫着腐臭味,一车又一车不知道从哪里运来的尸体在万人坑附近被卸下。站在坡上鬼子指挥着伪军,将一具具尸体扔向万人坑内,刘德才和“苦力们”被驱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看着坑内的喷出的火光和冒着的黑烟,“苦力们”只剩下了惊呆、愤怒、恐惧和无奈。

  回到家不久,老人所在的村子惨遭日军扫荡,刘德才的父亲在那场灾难中被日军刺中九刀后不幸身亡,国恨家仇下刘德才毅然参加了八路军,开始了他的抗争。

  “参军一个月后,我哥哥刘聚才被汉奸张选出卖,哥哥到死也没说出游击队在啥地方,最后鬼子用辣椒水活生生把他折磨死。”讲到这里,老人泪流不止,以致好半天说不出话,采访也中止了5分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刘德才右手的拇指只剩下一半,老人说这是炸鬼子炮楼时被弹片划断的,旧年的伤不止这一处。

  与领袖们的一面之缘

  解放战争时期,刘德才随刘邓大军南下,经历了著名的南征北战,最累时一天一夜连走带跑近400公里,身上只有必备的枪、刺刀、手榴弹等武器。

  为啥不带粮食?

  老人告诉记者,军粮补给都由当地老百姓推着独轮车混在部队中间一起行进,老百姓是名副其实的“运输部队”。

  在抢渡大沙河战斗中,部队必须赶在国民党军队炸开水库放水之前全部渡河,刘德才所在部队和运粮食的老百姓足足跑步4个小时才抢渡过去,军民一道与敌人争分夺秒,老人说这也证明了人民战争的伟大。随后两年中,刘德才跟着部队挺进大别山,又参加了淮海战役及平津战役,并历任班长、排长。

  回忆起那段转战南北的时光,老人告诉记者,他曾有幸见过毛主席。他说:“那是1949年初,党中央机关向北平开进途中,我们部队收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检阅,我当时就在收阅部队中,老远望见了主席。”此外,老人所在部队一直属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这些部队首长他偶尔也能碰到。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刘德才所在老部队被编入志愿军赴朝参战,并跟着部队一直打到“3.8”线。

  1954年后,刘德才被分配到呼和浩特市工作,担任铁路警察十余年。

  1950年版抗美援朝战争勋章、1952年版中央访问团表彰勋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1年赠……“我一共有9枚军功章,现在只剩下了5个。”老人边说着边将珍藏多年的军功章一一拿出递给记者看,而一块包勋章的花布却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当记者展开时那块布才渐渐显露出它的本来面目——一面美国国旗!一面曾在朝鲜摇曳在美军坦克上的国旗。

  采访结束时,电视里播放着有关钓鱼岛的消息,老人边看电视边对记者说:“他们不敢来,敢侵略再打败他们一次!”他的眼神中又流露出那股坚定。

  老兵档案

  刘德才,男,汉族,1926年生于河北省崇礼县,现居住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光荣院。

  1940年代初期,在河北省崇礼县农村给地主放牛;

  1943年被侵华日军强征劳工;

  1944年初参加八路军游击队,隶属八路军129师5旅15团;

  1946年至1949年,先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历任班长、排长;

  1950年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1954年回国,分配至呼和浩特铁路局担任民警;

  文革时期退休,后随家属搬至正蓝旗居住。

  先后荣获1950版抗美援朝战争勋章、1952版中央访问团表彰勋章等9枚勋章,并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探访抗战老兵刘德才:17岁,拿起枪打鬼子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