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黄埔军校 > 毛泽东眼中的黄埔军校

毛泽东眼中的黄埔军校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这是毛泽东高度评价黄埔军校的一句名言。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在黄埔军校工作过,但是他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黄埔军校的经验启示进行了深刻总结,并将其作为宝贵资源和丰富养料,加以吸收、继承和发展,在推动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充分肯定黄埔军校历史功绩

  毛泽东曾强调,黄埔军校“在1927年蒋介石反革命以前,这是国共合作的学校”。在1936年12月所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的三个阶段,明确写道:中国共产党是英勇坚决地领导了中国的革命战争。自1924年开始的中国革命战争,已经过去了两个阶段,即1924年至1927年的阶段和1927年至1936年的阶段;今后则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这三个阶段的革命战争,都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战争,基本地说,是在国际无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影响和政治合作之下进行的。

  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下的人民战争,实际是从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武装暴动开始的。但毛泽东把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时间起点,确定为“一九二四年”。正是因为在这一年,国共首次正式合作,中国共产党通过与国民党联手创办黄埔军校,才从此开始真正进入军事领域。毛泽东将1924年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起点,这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是对黄埔军校在中国革命史中地位作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深入汲取黄埔军校历史启示

  黄埔军校时期的革命武装斗争,为我们党和军队的武装斗争积累了经验,成为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一个重要资源。最终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逐步解决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及国民党人,在大革命时期经受了战斗的洗礼,为我们党和军队提供了武装斗争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军事基础和群众基础。毛泽东等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了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创建和发展中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虽然在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一九二四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三四年中,不懂得直接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乃至在其后的一个时期,对此也还认识不足;但是从一九二四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经过援助国民党的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党已掌握了一部分军队。”这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初几年,还不懂得直接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正是通过参加创办黄埔军校,才开始懂得了军事的重要。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以失败告终,使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和建立自己的人民军队的迫切性。后来,毛泽东1954年10月18日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中,对此还作了详细的阐述。他指出:“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分作三个阶段:第一代是清朝末年搞的新军,第二代是黄埔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第三代,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红军。黄埔军也曾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北伐时势如破竹,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脱离人民。共产党那时候犯过一个错误,就是不要军队,只在军队里派党代表。后来蒋介石把党代表一驱逐,进行清党,在共产党直接控制下的军队就只有叶挺的一个独立团。南昌起义后,党所领导的军队变成了游击队,这个游击队一直打了二十二年。”毛泽东以敏锐的战略眼光,透视“黄埔”历史经验,得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重要结论,切中要害地指明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继承发展黄埔军校建校经验

  黄埔军校实行的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军事教育方针,以及学科与术科急用先学、注重实战锤炼等军事教育特点,对革命军队和军校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创建人民军队的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黄埔军校的建校经验。

  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和策略的议决案》(一九二七年八月二十一日中央常委通过)中明确提出,党领导的军队“要有极广泛的政治工作及党代表制度,强固的本党兵士支部”。1927年9月底,毛泽东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根据中央的精神,在继承和发展黄埔军校政治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毛泽东对军队政治工作制度的继承和发展,经中共中央的推荐,先后在红军各部实行,最终确立了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部制度,真正实现了政治建军,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后,借鉴黄埔军校的经验,创办了一些随营学校来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就是仿效黄埔的建校原则和革命精神的。1936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毛泽东在开学典礼上说:“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有一个黄埔,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领导了北伐的成功。我们的红大就要继承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导力量。”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高度评价黄埔精神

  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毛泽东曾在多个场合,盛赞黄埔师生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

  1937年,毛泽东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指出,“国民党的军队本来是有大体上相同于今日的八路军的精神的,那就是在1924年到1927年的时代。……那时军队有一种新气象,官兵之间和军民之间大体上是团结的,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满了军队。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将黄埔军校展现出的军民“团结”、“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与八路军的“精神”相提并论,体现了对黄埔精神的高度认可。

  毛泽东在《对陕北公学毕业同学的临别赠言》(1938年3月)中说:“陕公是全中国的一个缩影。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阶层,但有着同一个倾向,即建立新中国的倾向。”“从前有个黄埔,那里表现着一种朝气,这种朝气也就代表着一种倾向。黄埔和陕公一样,同学是从各个地方来的,又分布到各个地方去。那时的黄埔是要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它是那时中国进步的缩影。”毛泽东对黄埔师生体现出的“朝气”倍加推崇,鼓励延安陕北公学的毕业生,像黄埔生一样,坚定意志,奋勇前进,这是对即将奔赴抗日战场的陕公生的寄望,也是对朝气蓬勃的黄埔精神的褒奖。

  今天,黄埔精神已是两岸共同的历史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大力弘扬,不断强化其作为凝聚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纽带作用。

  (作者:史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毛泽东眼中的黄埔军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