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往事,岁月如歌。1943年10月,我从黄埔军校18期二总队毕业,毕业分配时,滇缅前线的战事非常激烈,中国远征军战斗失利,败退印度时翻越野人山损失惨重,需要国内大量人员补充。国难当头,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于是我踊跃报名,加入了中国远征军。
1945年初,我所在的营部奉命在印度边陲重镇雷多待命。雷多是中印公路的起点,去野人山的必经之路。我与同学陈英奉命开大卡车回国,沿中印公路经过野 人山上的飞机场到达缅甸的八莫、密支那,再经中国国境的芒市、远放、龙陵、惠通桥、保山,最终抵达昆明,把卡车集中停放在停车场。到昆明后不久,我们所属的部队改编为辎重兵汽车十七团第四营,团长是高莽苍,营长是贾克让,连长是徐灼霖,我担任排长,在滇担任运输任务,把中国急需的军事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回国内。
由于翻越野人山期间人员损失惨重,在大量补充人员的基础上,部队在印度进行整休,同时进行训练并重新装备美制新式武器。为了赶快掌握新武器,必须加紧训练,才能及早反攻占据在滇缅公路上的敌人。当时敌人已侵入云南境内数十里,占领了腾冲、龙里等地,离保山也不过数十公里,如不赶紧击败敌人,大后方昆明岌岌可危,训练之紧张可想而知。滇缅前线既已被日寇控制,从昆明到印度须经“驼峰”航线,要绕道穿过喜马拉雅山山峰。当时一般的运输机飞行高度有限,要从两峰之间穿过去,如遇到恶劣的气流,就会造成机毁人亡,如撞“鬼门关”。一路上见到不少飞机残骸,飞过喜马拉雅山后,就抵达印度的边陲市镇——雷多,下机后改乘火车到目的地兰姆伽。在印度的火车上,常遇到印度人跑到火车两旁向我们讨要香烟,高喊印度语“锡克力,锡克力(谢谢)!”我不吸烟,就将发给我们的美制骆驼牌香烟抛给他。
兰姆伽是一处旧营房,以前是英国关押战俘的地方,设备简陋,虽经过装修每间房间装有电扇,但隔热设备较差。房内的床板、地板、墙壁、桌椅等在炎热天气下都是灼热的,睡觉时需要用冷水洒地降温,人睡在洒水的地板上不免寒气逼人,不少人患上关节炎,真是痛苦难熬!到了冬春两季还比较好些,但伙食很差,吃的大多是罐头食品,能吃饱就已不错了。
我有幸分配到中国远征军的战车部队,该部队新成立七个战车营,我被分派到战车第四营担任排长。战车在当时的战争中是最先进的武器,车速快,一般的步枪子弹打不进去,真是所向无敌。因为其装备优良,配备有大炮、机枪,必须要好好受训才能学会使用。我们须在中国机械化学校驻印度兰姆伽战车训练班受训,不但要学会驾驶,还要掌握车上各种武器的使用。战车之间要相互联络配合,还要与友军的步兵协同作战,指挥好、运用好、使用好,才能打好仗。好在我们的战士大多是国内的知识青年,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容易领会和运用。这些知识青年爱国热情非常高涨,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学习。特别是印度地处热带,日照气温很高,一般日间在40摄氏度左右,夜间才稍凉爽些,因此我们往往在夜间抓紧时间训练。这正是日日夜夜苦训练,学好本领杀敌人。经过一年半的训练,我们都成为了合格的坦克战士,可以上前线作战杀敌了,因此奉命先行到印度边陲重镇雷多待命。
1945年8月15日,恶贯满盈的日寇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们在雷多没接到坦克,却接到十轮大卡车,每辆2人,高高兴兴地开着卡车回到昆明,到达昆明后编入辎重兵汽车十七团,担任运输任务,把滇缅前线的战争物资和战利品运回昆明。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了任务。
1946年3月,该团奉命从西南昆明调到东北沈阳,途径南宁出睦南关(今友谊关)到河内,海防装船到东北葫芦岛上岸。
作者简介
吕力,黄埔军校18期,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原副会长、静安区工委会原主委,曾任第九、十、十一届闸北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