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政原名李万万,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的一个革命家庭。1931年,范政满6周岁时,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两个多月后,父亲李常青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转年,受命到关内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4年,范政的母亲带着他辗转来到洛阳父亲身边,后又跟着父母转到焦作;1935年,再一起随身为河北省委特派员兼地下党北平市委书记的李常青来到北平。10岁的范政,因积极参加集会游行,被校方开除了学籍。随后,他参加了《北平新报》的编辑工作并发表作品。
1937年2月6日,“上海文化界绥远前线慰劳团”来到北平。平津各大报记者蜂拥而至,纷纷采访。12岁的范政随《北平新报》的一位记者前来采访。这位记者向慰问团介绍说:“这位小朋友叫李万万,是敝报儿童副刊的编辑、撰稿人,也是本报的小记者。”立时引来众人惊奇的目光。跟着,范政从容地说了几句见面话,给慰问团留下很好的印象。从这天开始,范政每天都到慰问团采访,并带去他编的副刊和写的文章。彼此之间很快便熟悉起来。范政知道慰问团是由“新安旅行团”成员所组成,是在周恩来副主席的关怀下由党领导的革命团体,除领导骨干以外都是儿童。范政在父母的支持下,向新安旅行团恳求参加这个团体,终于如愿以偿。1937年3月13日,范政来到“新旅”的驻地,刚放下行李,他就像老熟人一样,向“新旅”的同志们郑重宣布:“从今天起,我就是新安旅行团的团员了。从此我随母亲的姓,姓范名政,大家不要再叫我李万万了。”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个新来的小伙伴。
一
1938年2月,新旅在兰州活动期间,政治上早成熟的范政13岁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6月底,新旅到达武汉,参加保卫大武汉的群众运动。日寇侵华气焰越来越嚣张,武汉局势十分严峻。到10月中旬,武汉即将沦陷,“新旅”便撤到长沙。
我是湖南长沙人,当时只有12岁,在小学读书,也参加了新安旅行团。正是这抗日救亡的历史洪流,让我和范政走到了一起。范政是我们这些小团员中表现最为出色、也是个最有魅力的人物。他以聪明才智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儿歌《满天星》、《爸爸打东洋》等等,迄今还在苏北老区广为流传。
1939年3月,为了壮大抗日力量,扩大国际影响,取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成立了以著名演员金山为团长、由著名戏剧家们组成的中国救亡剧团。范政作为特选的儿童演员参加了这个团队。他们先后到香港、河内、西贡、新加坡、南洋群岛等地宣传抗日,范政出色地扮演了他所担当的角色。回国后,范政根据他在海外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写下了5万多字的纪实文学《海外一课》。热情地讴歌了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们为了支援祖国抗战做出的巨大贡献。《海外一课》在“大后方”桂林等地引起了反响,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同时,由于新旅的生活极度艰难困苦,范政就把所得到的稿费全部献出来,帮助新旅解决了不少困难。
1941年1月6日,蒋介石背信弃义,阴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民党反动派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了顶峰,新旅在桂林已无法活动。同时,蒋介石密令收编新旅。周恩来得知后决定让新旅的团员立即转移到苏北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处长李克农向新旅负责人传达了这个决定。我们心情都十分沉重,许多团员泣不成声。在这个紧要关头,范政站了起来握紧拳头,激昂地朗诵道:
同志,朋友:
让我们紧紧地握着手,
你的手为什么发抖?
你的泪水滚滚流。
不,朋友!
让我们的眼泪往心里流,
让我们把仇恨记心头。
今天的离别,
正是为了明天的战斗!
今天的离别,
将是我们迎接胜利的前奏。
再见吧,朋友,
让我们紧紧握着手。
再见吧,朋友,
再见在黎明到来的时候!
范政的诵诗,让在场所有的团员都重新振奋起来。同时也表达了每个团员的心声。
在苏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代军长陈毅亲自接见了我们,并指示新旅要组织和动员苏北根据地十万少年儿童参加抗日。范政听到后,马上向团领导提出建议:“要把十万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抗日,只依靠我们团里的几十人到各村去做工作太耽误时间,如果在根据地办一张报纸来宣传抗日,印刷几千份,就等于几千张嘴。”团领导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决定由范政担任主编,命名为《儿童生活》。抗日根据地四周都被日本鬼子包围着,材料、工具等都运不进来,赤手空拳怎么办报呢?范政就带领几个团员不辞辛劳,从无到有,因陋就简,同时也得到了新四军军部、三师师部领导以及盐阜区党委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用最简陋的办法把小报社办了起来。当第一份抗日小报出版时,根据地的青少年和学校师生都非常激动,他们像得到宝贝一样,爱不释手地传阅着。陈毅代军长十分重视《儿童生活》,范政刚动手编儿童节特刊,他就派专人快马送来了亲笔题词:“抗战事业应该让儿童参加,新四军愿意做儿童们的良友。”这更加鼓舞了大家的斗志。
范政是一个多面手。他精力充沛、思想敏捷,既勤奋又刻苦。他经常在油灯下伏膝疾书,写下了不少小说和剧本,如歌剧《刘桂英是一朵大红花》,是赞扬劳动模范的。范政和张拓、黄其明一起创作的话剧《淮阴之战》,演出后深受广大军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