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洪武朝和永乐朝之间夹着一个尴尬的建文朝,建文帝朱允炆做为朱元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法理上当之无愧的大明皇帝,却迅速被亲叔叔燕王朱棣推翻。从占据绝对优势到被困在皇宫中烧死(明史是如此记录的,就以此为准,野史是说他逃出去当和尚了)的短短几年中,政治、军事能力都比较青涩的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迭出昏招,朱元璋留给他帮助治国的几位顾命大臣也没有起到稳定社稷的作用,反而是推波助澜,间接的把建文帝推向深渊。 建文帝登基之后,最担心的事和人莫过于在北方和西北方边境驻军抵御蒙古人的几位亲叔叔,从大局上来说,他必须削藩,没有哪个朝代能在皇族拥兵自重的情况下能不出乱子,西汉初期的七王之乱,西晋初期的八王之乱以及隋朝时的汉王杨谅造反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削藩有很多种方法,大义名分在手的建文帝大可以学习汉武帝曾经使用过的“推恩令”,比较和谐的缓慢消除叔辈们的威胁,给别人留条活路,也给自己充足的部署时间,以防万一。
但建文帝在饱学之士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采取了最危险的办法,一上来就大张旗鼓的搞削藩,根据《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的记载,建文帝登基后的第二年就迫不及待的对藩王们下手。
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六月,岷王楩有罪,废为庶人,徙漳州。己酉,燕山护卫百主户倪谅上变,燕旗校于谅等伏诛。诏让燕王棣,逮王府官僚。北平都指挥张信叛附于燕。
从上述的记载可以看出,建文帝以及帮助他主政的文官集团们完全不准备给这些龙子龙孙们活路,武力值最高的燕王朱棣不但儿子被召为人质,连身边的亲信官员也无法保住,再加上有湘王自杀、多位藩王被囚的例子,长期在边疆混迹在尸山血海中的朱棣还不赶紧的反?
朱元璋在分封的时候一定是考虑过百年之后的问题的,做为一个用武力把江山从蒙古人手上夺回来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非常清楚把有本事的儿子们授予兵权的潜在危害性,但当时太子朱标还在,朱标从法理上、能力上都足够能压服住几个兄弟,朱皇帝可没想到过朱标会死在他之前,另外最重要的是朱元璋深知几个儿子不是一条心,秦王在陕西,晋王在山西,燕王在河北,辽王在辽东,他们之间其实是互相牵制,真要是有那么一天,皇位可只有一个,谁都不会相让,反而能让中央各个击破。
所以其实朱棣造反也没什么,他毕竟只有北平一城之地,周围还有众多虎视眈眈的兄弟们盯着,防守起来都吃力,更不要说在群狼环伺下向南京进攻了。但建文帝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同时对多位藩王下死手却把对中央有利的这项优势给轻易消除了,无论边疆的藩王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心思,他们之间或许有不和,但在对待建文帝的态度上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绝不能帮助建文帝灭掉燕王朱棣。
手掌军权的几位藩王们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开始集体倒戈,虽然不至于联手对抗建文帝,但隔山观火还是能办到的,使得处于劣势中的燕王朱棣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一条心思对付南京派出来的军队。
建文帝和辅政大臣齐泰、黄子澄的想法是正确的,那就是削藩是必须的,可在实际操作上却显示出他们在政治上的无知,不知道拉拢大多数的道理,以为光凭皇权可以压倒一切,而且极度幼稚,既然已经下手,就应该掌握住手里的好牌,在判断出燕王要造反的情况下,建文帝竟然还把困在南京的朱棣的两个儿子放回北平,在朱棣已经造反的情况下,还公开下旨不允许在战场上杀掉朱棣。
多次昏招使出后,建文帝从上风转到下风,而没了退路的燕王朱棣却敢于孤注一掷,在大军南下争夺帝位却始终无法攻破济南城的情况下,率轻骑绕过山东直接杀向南京,当朱棣到达南京城下时,在皇族中已经众叛亲离的建文帝回天无力。
争夺皇位本来就是朱家内部的事务,大多数王爷们毫不犹豫的站在朱棣这一方给了各地的文官武将们错觉,那就是朱棣是正义的,所以愿意勤王的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结果当然就是建文帝丢掉了爷爷朱元璋亲手传给他的皇位。
做为皇帝,建文帝是不合格的,当然这个或许和他的年纪有关,也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政治斗争,没有大局观,最致命的就是皇帝有妇人之仁,多次给了朱棣逃生的机会,他给予重任的齐泰、黄子澄等饱学之士在战争爆发后的表现也无法和真正上过战场的将军们相比。
相比较而言,反叛者朱棣比建文帝更适合做帝王,后来的“永乐之治”也证明了这一点,而被《明史》赞为天资仁厚的建文帝却比较适合去继承朱元璋曾经做过的职业-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