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累金首饰 明代是一个非常汉族的朝代,因为受尽了元朝蒙古人的异族统治,朱氏一接手江山就开始推崇汉化。明朝的饰品也展示出汉人的传统,体现了汉人的审美。明代的首饰工艺也发展迅速,是古代首饰工艺的突破时代。
累丝
累丝工艺,是明代的绝活,它把明代金银首饰的制作,定型为技术化的风格。累丝工艺使首饰的立体造型,或繁复的构图,用材大为俭省,也让金银本身,变得柔和轻盈,精光内敛,更宜于在镶嵌工艺中,衬托玉石的魅力,同时还丰富了首饰图案的表现手法。累丝工艺,把片材处理为花丝,使首饰制作精细到最小的构成因素,金的柔韧品质,也在累丝工艺中被发挥到极致,成就了首饰制作精细的极致。累丝更宜于在镶嵌工艺中衬托玉石之温润,宝石之明艳。如明梁庄王墓出土的金累丝镶玉嵌宝牡丹鸾鸟纹分心和金累丝镶玉嵌宝牡丹鸾鸟纹掩鬓。总之,累丝是金银器手工制作所能达到的精细之最,它把明代金银首饰的制作定型为技术化的风格:纤巧,秀丽,规整,精细至上。而明人对“奇巧”的欣赏,也可以说是由洗练与圆熟的技艺所成就的趣味,金细工艺中的累丝,也是其中之一。
狄髻
狄髻是俗称,金丝编就的狄髻,明代也称“金丝髻”或“金丝梁冠”,即女子戴在发髻上面的发罩。由于狄髻的出现,金银首饰遂以一副头面为单位,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组合关系。明代所谓的“一副头面”,便是指插戴在“狄髻”周围、装饰题材一致的各式簪钗。明代墓葬出土的若干组首饰中,大致可以认为:一支挑心,一枚分心,鬓钗一对,各式小簪子亦即小插、啄针之类的“俏簪”三对,如此十件,即通常的“头面一副”。
明代流行怎样的首饰
题材上,宋元多选择清新活泼的自然景物,明代则倾向于把花草禽鸟组织为各种祥瑞图案。以纹样中各个物事的谐音,构成吉祥之意,也是在明代才开始广为流行,但在金银首饰中,尚不多见。为寿日婚嫁等吉庆喜事,而制作的首饰,或取用释道人物,或以制字、嵌字、錾铭的方法,直接点明图意,如:西王母寿字挑心、刘海戏蟾寿字挑心等。此外,佛教艺术,以及佛教人物中的妆束和器具,也是明代首饰取材的一个来源。除挑心、掩鬓外,还有佛手簪、禅杖簪等,式样细巧别致,是从世俗化了的神佛世界中,生长出来的装饰趣味。
明代的饰品在工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风格上追求雍容华贵,既大气又鲜艳,带有汉人特别热衷的吉祥寓意,但是总体来说呈现出比较保守的样式,也是中庸思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