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延绵四百多年的汉帝国敲响了丧钟。乱世的开始,由朝堂蔓延至民间。庙堂之上,从帝王到王公大臣,个个安于享乐。汉灵帝甚至卖了一批官爵,用来满足自己的奢靡生活。到后来又引起黄巾之乱。
汉朝天子大权旁落,董卓,曹操等人先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天子成了虚号。汉灵帝在位时期大权被宦官所夺。天下混乱,平民也陷入水深火热的生活。
众所周知,东汉三国时期处于天天混战的局面,马不停歇狼烟四起。各大势力之间经常造成灭绝人寰的大屠杀,混乱程度可比春秋战国,好似军阀混战。
李傕攻进长安的时候,更是烧杀抢掠,屠尽长安。一国的都城都成这样了,老百姓的生活能好得了吗?
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严重冲击了当时的政权,但失败的结果却换来了十万人被投河。而大战之后,则是遍地饥荒。
而黄巾起义也从侧面说明了老百姓真的是无法活下去了,所以被逼无奈发动起义。当苟活也成为一种奢侈,反抗就是最后的希望。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三国舞台上可以崭露头角的人物,大多有不错的家庭背景,极少有平民出身。
因为当时社会根本没有给平民留下上升的渠道。即便是曹魏后来推出九品中正制,也只是给平民留下一条极为狭窄的通道。而东汉末年的这种长期战乱,对于三国时代的人们而言,则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据史料董昭传记载汉末黄巾贼起,天下饥荒,人民相食。史书上短短几行字,却无法掩盖当时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幕幕悲剧。
由于汉朝时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某地遇到天灾人祸时,如果没有官府救济,也无法指望通过从外地购买粮食赈灾。事实上,在那个乱世当中,百姓常常不是被救济的对象,而是被横征暴敛,等待收割的庄稼。像张鲁那样,能让辖区内的百姓有一条生路,自然能够获得众人拥戴。
州县政权往往更迭极快。军阀混战,虽有兵马,但自身生存也十分艰难。《公孙渊传》记载:“会霖雨三十馀日,辽水暴长,运自辽口径至城下。雨霁,起土山、脩橹,为发石连弩射城中。(公孙)渊窘急。粮尽,相食,死者甚多。”
最严重的时候连官兵都没有粮食吃了,百姓就更加的惨不忍睹了。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对百姓极尽勒索。甚至经常会发生屠城的现象。曹操就曾多次屠城,甚至成为军规。而刘备则没有这样的做法。所以他在当时留下仁慈的美名,并未没有缘由。
据史料记载,汉永寿三年,当时全国总人口为5600万,但是到三国后期,全国人口总数只剩下了1600万。这种人口的大幅度锐减,在其他时代也比较少见。加之生产力落后,普通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
东汉末年,衣服大多是粗麻制成。虽然到三国鼎立时期,生产力有所恢复,手工业也有所发展。如蜀国的蜀锦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布料的紧缺,更一度成为蜀汉政权后期的财政支柱。但这种改善,对普通百姓而言,帮助不大,更多是改善贵族的穿衣质量。
说完了吃,再来看看住和行。两汉时期木建筑发展成熟,东汉时期石建筑更是发展得比较快。不过,这跟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
普通平民老百姓居住的就是茅草屋,茅草屋也有好坏之分,诸葛亮未出山之前住的草庐是比较高级的茅草屋,屋内还有书童,旁边还有小河,这是比较惬意的生活,远离战乱,龙藏于深山。
普通居民不会有这样的福气。脚无立锥之地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情况好些的,还能有茅草屋可以遮风挡雨。
至于出行,史料记载古代出行,多为步行,远程用乘马,架牛。马在当时下层生活中不多见。大部分情况下,这些马都被送到战场。普通百姓出行多为步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这首《篙里行》无疑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反应。
而这只是史料中的九牛一毛,真实历史真的是惨不忍睹。这种局面到了三国鼎立时期才稍微改善了一点,生产力得到了恢复,百姓安居乐业了一段时间。但到后面曹魏统一,司马夺权,晋朝混乱,乱世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