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朝历史 > 秦朝重要工程修建秦长城

秦朝重要工程修建秦长城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为了维护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安全,秦始皇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国防建设和边防守备的重大战略措施,其一就是大规模修建万里长城。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地,其后筑起“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自秦始皇筑长城之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秦始皇长城大致为:西起于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向北至临洮县,由临洮县经定西县南境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由固原向东北方向经甘肃省环县,陕西省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折向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黄河以北的长城则由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向东直插大青山北麓,继续向东经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县境。由尚义向东北经河北省张北、围场诸县,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向东南,终止于朝鲜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处。

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秦长城不仅在构筑方法上有自己的风格,而且在防御设施的建置也有一定的特色,以石筑见称。

秦长城第一阶段的重点是维修、连接秦赵燕等战国长城,新筑的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还没有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由蒙恬率部和沿线军民共同完成,后期则大力修建长城。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长城确保了边防的巩固和国家的安全,给中原农业的生产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就如《过秦论》中所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固阳县境内的秦长城,长达120公里,横穿固阳三个乡镇。它多半修筑在山峦的阴面半坡上,依山就险、因坡取势,就地取材。保存较为完好的秦长城是固阳县九分子乡那一段,长约12公里,城墙外侧有5米高,内侧有2米高;顶宽2.8米,底宽3.1米,墙体多以黑褐色厚石片交错叠压垒砌而成。

人们还可以看得出来,筑长城的民工和驻兵是把附近的山石一块块切割下来,磨平后干砌在城上,每块石片重的约有五、六十斤,轻的约有十余斤,这样干砌起来的长城,历千年而不塌。历经2200多年的风吹日晒、雨雪冲刷,长城石块原来所用的青色、半黄色石料,现在表面已蒙上了一层黑色、棕黑色的氧化物。

站在高处,依然可见这段秦长城顺山势上下。在城墙内侧,每隔1000米设一座烽火台。固阳段内共有烽火台4座,也都以石块干砌而成,成为著名的烽隧遗址。烽火台多设在视野宽广的山巅,与长城垂直距离。离烽火台不远的高地上,有房子坍塌后留下的石墙圈遗迹。这乃是驻兵的哨所。

史料中记载的用木料泥土毡做的房顶早已不存,但看到这些供驻兵戍守用的房子遗迹,人们会很自然地和史书上长城“亭”的建制联系起来。在重要的山口和关隘处,往往有城障,城障是附属于长城的军事城堡。在秦长城内外,常可觅得秦国至西汉初年的陶片。在色尔腾山的高处,有一座高耸的汉代名将卫青的雕像,是今人为纪念他在此地打败入侵的匈奴而建造的。

在这段秦长城约三公里的内侧,朝南凿刻着百余幅阴山岩画(已发现107幅),有北山羊、骆驼、驼鹿、舞者、骑士等,还有突厥文形的符号,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这些岩画对于研究北方游牧民族古代经济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这些岩画多以简练流畅的线条勾画形象。

有幅岩画画了一只山羊,长角弯曲,身体肥壮,短尾上翘,呈静立状态。另一幅岩画描绘了一个牧人放牧的情景,牧人策马前行,举臂向后,仿佛在呼唤身后的山羊,具有浓厚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气息。这些作品可能是修长城的工匠和驻军在修筑长城时的业余时间创作的。在秦长城附近,还有蒙恬大将的点将台、匈奴万箭穿石处等历史遗迹,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秦朝重要工程修建秦长城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