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至4月,鲁南大地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击溃侵华日军第五、十两个精锐师团主力,歼灭日军一万余人。鲜为人知的是,在当年这场恶战中,有多个战地服务团如三十一师战地服务团、中山大学战地服务团、四川旅沪战地服务团青年军人服务部、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等,都曾活跃在鲁南大地上,为台儿庄会战取得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十一师战地服务团:
大炮轰炸下排演歌剧
1937年12月初,西安平津流亡同学会,应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的要求,组织国民革命军三十一师战地服务团。团员大多是平津一带的流亡学生。
1938年3月中旬,三十一师受命集结台儿庄附近。服务团随师部驻扎在台儿庄车站西北约1里的村庄。队员们一到位就忙碌起来,印宣传材料,进行战地动员,以讲演、唱抗战歌曲、演短剧等形式,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自3月23日起,队员们在日军的飞机、大炮轰炸下工作,很少休息。队长是北大学生,他写的小歌剧《赶牛车》针砭时政,内容是男女村民兴高采烈地赶着牛车把粮秣、弹药送上前线支援抗日,剧情新颖,载歌载舞,于诙谐中表达了人们对日军的鄙视、仇恨和我军民团结抗战的壮志豪情。此剧上演后,博得军民的阵阵掌声,收到较好的宣传鼓动效果。
为了及时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作战的英勇事迹向全国和国外报道,克服当时一些人的“亡国论”和悲观情绪,三十一师战地服务团团员们抓住胜利事实,写了多篇台儿庄大战的通讯,发往徐州。为了扩大宣传面,服务团组织6人的先遣队到徐州,与新闻记者、作家联系,组织他们到台儿庄采访。军法处长、地下党员丁行还派作家蒋弼到武汉办了《战地半月刊》,主要发表战地服务团团员的文章,兰荣棠的《挥泪别徐州》、他与房焕章共同摘录翻译的在台儿庄缴获的日兵日记《血泪斑斑的日记》,都曾发表在当时的报纸上。
服务团团员大多是一些进步人士和地下党员,在丁行领导下,对池峰城及该师中下级军官做了大量统战工作,交了许多朋友。1939年春,蒋介石意识到该团有地下党员,下令解散该服务团,除3位同志在丁行掩护下留下工作外,大部分团员撤回延安。
中山大学战地服务团:
女儿出生起名“张台儿”
中山大学战地服务团,成立于香港,中山大学校长邹鲁的夫人梁定惠女士担任团长,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在香港、九龙进行抗日宣传,举行义卖、义演、捐款、捐募医药物品及慰劳品,许多爱国同胞亲自抱着物品送到服务团办事处,有的侨胞青年则毅然随同回国参战。
1938年3月,中山大学服务团在团长梁定惠的率领下,携物品去前线慰问。此时,台儿庄正在激战,胜利在望。中山大学战地服务团由武汉直奔徐州,拜会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李宗仁见到这些来自祖国南疆的大学生,十分高兴,要服务团尽快赶赴台儿庄见证胜利的奇迹,以便把抗战实情告诉南国的父老乡亲。
1938年4月9日,中山大学战地服务团乘军车来到了台儿庄。在台儿庄,团员们被爱国官兵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即兴作诗。中山大学服务团成员张克强的女儿在4月12日出生,为了纪念台儿庄大捷,张克强便给女儿起名叫“张台儿”。他家乡的亲友知晓了名字的来历,有时就不再叫她“张台儿”了,而直接叫她“台儿庄”。
四川旅沪战地服务团:
炸掉南沙河大桥
川军广大将士为了民族存亡,毅然出川抗战,日夜兼程奔赴抗日前线——滕县。为了支援前线,1938年3月中旬,上海的四川同乡会组织战地服务团来到枣庄,在枣庄吸收了部分中兴煤矿的矿工、学生,直赴滕县进行慰问和战地服务。
服务团分3个组,即宣传组、谍察组和爆炸组。宣传组成员,不畏山高路遥,往返于枣滕之间。即使战斗最激烈之时,队员们也勇敢地活跃在前沿阵地上。谍察组神出鬼没,他们密切配合,曾多次破获日本侵略者的破坏活动。南沙河纵火、桃村投毒等重大案件,皆为谍察组的杰作。爆炸组队员也相当出色。为配合我军牵制日军兵力做了不少工作。南沙河大桥是津浦路上的一座主要桥梁。日军利用装甲车协同作战,我川军无强力炮火,难以阻止日军前进。爆炸组便主动承担了炸桥任务,为迅速成功地掐断敌人的运输大动脉献计出力。
台儿庄大战胜利后,鲁南特委以四川旅沪战地服务团为基础,组成“抗日义勇军”。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鲁南地区最早的抗日武装随军人员组织,后来这支队伍在峄枣一带为配合主力部队做了许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