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沟革命纪念馆一角
抗日战争初期的豫南竹沟,是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革命力量的一个重要基地和战略支撑点。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队在此留守,中共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先后设在这里,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朱理治、陈少敏、张震、方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组织领导河南和中原地区的抗日战争,新四军二师一部、四师、五师也是从这里出发,汇合各地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发展起来的。
坚实基础
“竹沟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7年4月,共产党员李畔林、赵子乐等参加由杨靖宇等领导的确山农民起义,建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之后,中共党组织在竹沟建立了党支部,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近日,记者在驻马店采访时,党史专家、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处级调研员李铁军告诉记者,“以张星江、王国华等为首的共产党人,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根据中央领导讲话精神,将豫西南与豫南的党组织合并,建立了鄂豫边省委,组建了鄂豫边红军游击队。边区省委及红军游击队在以竹沟为中心的确山、泌阳、桐柏、信阳等县交界的广大山区坚持了3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开辟了豫南桐柏山区游击根据地,是主力红军长征后坚持游击战争的南方八省十五块根据地之一。”随后,李铁军带领记者来到竹沟。
在竹沟镇延安街竹沟革命纪念馆,该馆副馆长汪宏和讲解员段莹莹向记者介绍,该馆始建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馆名。经过不断修缮扩建,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豫南桐柏山区游击根据地的存在,为竹沟抗战基地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李铁军说,“1937年底,革命武装发展到600多人,地方党组织亦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当时河南省党组织最健全、党员最多的地区,根据地中心地区确(山)、泌(阳)、桐(柏)、信(阳)四县先后建立了县委,唐河、遂平、汝南、正阳等县都相继建立了区委和中心支部,根据地日益巩固。”
豫南桐柏山区游击根据地是南方八省十五块游击根据地最靠北的一块,距离陕北最近,鄂豫边省委与党中央取得联系后,中共中央对这一根据地的存在高度重视。从1938年初至同年10月,从延安、武汉等地派往中原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干部,以及华中各地往延安输送的人员,包括许多高级军政干部,中途都要在竹沟落脚停留之后奔赴各地,竹沟实际成了党中央与华中各地的中转站。武汉失守后,豫南桐柏山区游击根据地地理位置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彰显。因此,竹沟很快成为中原抗战的摇篮。
初步形成
“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队进驻竹沟,标志着竹沟抗战基地初步形成。”驻马店市委党史研究室秘书科科长李志强介绍说,“竹沟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位于伏牛山、桐柏山余脉交错的小盆地,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大沙河绕镇而过。竹沟以‘簧竹茂盛’得名,泛指确山西部山区,东临平汉铁路,西通襄樊、南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是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期中共鄂豫边省委创建的一支革命武装,它在国民党疯狂围剿的险恶环境里,经历了3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考验,顽强地生存下来。”李志强说,“1937年10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豫鄂边红军游击队在红二十八军的支援下,在泌阳邓庄铺召开会议,扩编为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由周骏鸣任团长,王国华任政委。”
1938年1月18日,抗日独立团进驻竹沟镇,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队。同时鄂豫边省委更名为豫南特委,充实了领导力量。3月底,八团队奉命开赴皖东,经周恩来和国民党军政部交涉,在竹沟设立了八团队留守处,这个留守处实际上成为共产党在豫南的一个半公开机关,许多工作都是在其掩护下进行的。
1938年5月徐州失守后,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到竹沟,根据中央的指示和徐州失陷后河南省的形势,河南省委决定:“今后党的中心任务,是在于加紧准备与继续发动开展河南的游击战争……”1938年初在河南省委迁驻竹沟前,河南省委决定由军事部长彭雪枫以留守处的名义开办军政教导大队,为组建河南乃至华中抗日武装培训各级军政干部,彭雪枫还成立了《拂晓报》和拂晓剧团宣传抗日。
“中共河南省委迁驻竹沟,标志着竹沟抗战基地全面发展。”确山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罗平均说,“中共河南省委迁驻竹沟后,把培训大批军事人才和党的干部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1938年一年时间,竹沟向皖中、豫皖苏边、豫南等敌后输送了七批骨干队伍,促进了各地武装力量的迅速发展和集中,并向各地培养和输送近2000名军政干部,加速了各地党组织的发展和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正式形成
“1938年9月30日至11月6日,党中央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正确路线,批判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李铁军说,“会议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建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局机关设在确山县竹沟镇。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建立并设在竹沟,标志着竹沟抗战基地的正式形成。”
1939年1月,刘少奇(化名胡服)从延安来到竹沟,为中原地区党的建设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刘少奇在竹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分重视,与国民党卫立煌、张珍等上层军官以及第三十二军、第五十一军、第六十八军、第七十七军等都建立了良好的统战关系。
根据中原地区的政治形势和军事、地理特点,尤其是豫皖苏地区和武汉外围党的工作基础,中原局决定撤销河南、湖北省委,成立中共豫西、豫鄂边、鄂豫皖、鄂中、鄂西北、豫皖苏等省委或区党委,分别对中原地区沦陷区和非沦陷区的党组织提出具体要求,沦陷区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动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非沦陷区的任务是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积蓄力量,准备游击战争和支援敌后。中原局在竹沟组建了多支基干队伍开赴武汉外围和华中敌后,组织中原各部队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从此,中原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以竹沟为中心的抗战基地也逐渐扩展到东跨平汉路、西到唐宛、北至舞遂、南连鄂豫边区,竹沟成为中原抗战的指挥部。
出兵中原
“中原局、河南省委在竹沟不到2年的时间,先后派出了14支基干队伍,从竹沟向中原敌后先后出兵17次。从出兵中原这一视角,证明竹沟是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原抗战的指挥中心、战略支点和新四军发展壮大的基地。”李铁军介绍。
“抗战初期竹沟为新四军输送干部和战士4850余人,其中党员3000多名,这些人都是党开展中原敌后游击战争的骨干,其中许多人锻炼成长为党和部队的高级干部。”李铁军说,“竹沟向敌后出兵有三个主要方向,向东是开辟皖东敌后根据地,向东北开辟豫皖苏敌后根据地,向南开辟豫鄂边敌后根据地,从地理上看,像一把撑开的巨伞,而竹沟就是撑开这把巨伞的支点。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改编成7个师,其中二师的一部分和四师、五师都是以竹沟出发的部队为基础汇集当地党组织领导的武装发展起来的。从竹沟出发的这些部队转战于江、淮、河、汉之间的中原地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抗战摇篮
1939年,日军将其侵华主力的百分之六十二和几乎全部伪军投入进攻中共领导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在反共方针指导下,置民族大义于不顾,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竹沟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恐慌和不安。国民党政府及地方顽固势力制造种种阴谋,企图除掉这块红色基地。
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确(山)、信(阳)、泌(阳)三县保安团1800多人,对竹沟发动了突然袭击。经两天一夜的激战,我党在竹沟的领导机关及守卫武装被迫突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竹沟惨案”。之后,新四军八团留守处被迫撤销,中共河南省委、竹沟地委和留守处武装也被迫转移,竹沟地区的抗日斗争转入低潮。
抗战后期,新四军五师一部发展河南,再次创建了以孤山冲为中心的豫中南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了中共河南工委和新四军河南挺进兵团以及鄂豫边区四地委、四专署和四军分区,竹沟成为“绾毂中原”的桥头堡,为夺取抗日战争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里,竹沟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从竹沟根据地走出的将军(据不完全统计)就达70多位。数以万计的英雄儿女为了这块圣洁的土地,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