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首都各显神通
受降命令发布之前,大后方国军已向日军占领区挺进,身处敌后的国军部队也纷纷向各大城市进发。8月17日,第2战区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楚溪春率部进驻太原,该市成为战后第一个光复的省会。
首都南京的光复经历颇为曲折。8月15日,南京伪政府首脑周佛海下令伪军遵照蒋介石命令“乘机赎罪,努力自新”、“就现驻地点负责维持地方治安,保护人民”。次日,军统地下人员周镐等人打出“军事委员会京沪行动总队南京指挥部”的旗号,开始在城里逮捕汉奸高官。伪陆军部长萧叔萱被打死在街上,汪伪军校学生三百多人为抗议校长鲍文沛被捕,全副武装涌入市中心并架起机枪警戒,城中一时大乱。三天后,周镐被冈村宁次“请”到日军司令部软禁,事态才告平息。
8月24日,一支正规国军进入南京,指挥官还前往中山陵拜谒。但在3天后,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冷欣飞抵南京开设前进指挥所时,这支国军却悄悄撤走了。
原来,这支部队属于桂系部队第7军,活动在大别山东麓豫鄂皖边区,带队的第7军副军长李本一得知日本投降,不待请示上级便向南京兼程疾进,得以率先进入南京,很是风光了一把,却也付出惨痛代价:李本一因违反军令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直到1949年1月桂系领袖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后才被释放。
8月28日,新编第6军陆续空运抵达南京,第一支成建制进驻的部队是该军第14师第40团第1营。营长赵振英兴奋地宣布“我们军被陆军总司令部委以收复南京的光荣任务,也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光复南京的第一支中国部队”。
受降仪式各有特色
画家陈坚关于受降的巨幅油画在坊间常被误称为“芷江受降图”,其实描绘的是南京受降仪式,画名便是《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在芷江举行的只是整个受降过程的第一部分:恰降。
芷江是日军在战败前对中国最后一次发动大规模攻势但遭到惨败的地方,中方选择这里作为恰降地点可谓别有用意。8月21日上午,日方代表、中国派遣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一行乘飞机抵达芷江,下午2时30分会议开始。虽然何应钦和各方面军司令官全部到场,但按照对等原则,只由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出席,向今井传达关于受降各项命令的4份备忘录后即告结束。
9月9日在南京举行的受降仪式场面更加盛大。礼堂外的广场上林立着联合国52个会员国的国旗,旗杆下站立着两名士兵护卫。会场内,孙中山的遗像悬挂在正中,两旁是中华民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对面墙上则是中、美、英、苏四国领袖画像。礼堂大门上方,悬挂有“和平永驻”四个大字。现场观礼的嘉宾,有中国文武官员、盟国代表和记者400余人。会场虽然不如陈坚描绘的那般壮阔,气氛却更加热烈。
8时56分,何应钦率领中国方面受降代表海军总司令陈绍宽一级上将、空军第一路军司令张廷孟上校,东南行营主任顾祝同上将、参谋长萧毅肃中将入场,就坐于会场正中大方桌后。日军代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参谋副长今井武夫少将、参谋小笠原清中佐、中国方面舰队司令官福田良三中将、第10方面军参谋长諌山春树中将、第38军参谋三泽昌雄大佐随后入场,在中方代表对面的小方桌后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