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朝历史 > 在秦汉交替之际,南越王赵佗对枣子究竟有多钟爱有加?

在秦汉交替之际,南越王赵佗对枣子究竟有多钟爱有加?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6
0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有云:“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秦汉交替之际,南越王赵佗对枣子究竟有多钟爱有加?

南越王赵佗本为秦朝将领,可以说是个地道的中原人,其对枣子甚是钟爱有加。当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派赵佗与任嚣攻打岭南百越之地,等到秦末天下大乱之时,赵佗割据岭南,建国南越。那么赵佗对枣子究竟有多钟爱呢?赵佗命人建造南越王宫之后,就在御花园里迁种了枣树,而且还对每棵树进行编号,派人统计并登记每棵枣树的产量。(出土的南越木简上写有:“壶枣一木,第九十四,实九百八十六枚。”)

可能会有很多人问为什么赵佗不去中原购买枣子?那是因为南越国一直不想归附汉朝,所以双方之间的贸易时断时续,甚至严重的时候,吕后还曾下令直接停止与南越国之间的贸易。而且等枣子运送到南越国时,就已经变成干枣了,不如吃鲜枣来得美味与营养丰富。

至于赵佗为什么会对枣子这么钟爱?因为枣子属于温带作物,种植比较广泛而又适应性强,被人们誉为“铁杆庄稼”。另外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枣子富含诸如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

此外,在秦汉之际,帝王们对枣子的养生功能是非常重视的,甚至在铜镜上刻下了“渴饮甘泉饥食枣,上有神仙不知老”之类的铭文。尤其是在西周时期,君王享用的贡品,就包括了用枣子发酵的枣酒。

不仅如此,成书于汉末的《名医别录》还特别指出:红枣能“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有“补肾仙果”的赞誉。就连明朝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也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记载: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

最后照例再给大家附上一首关于枣子的诗词,宋·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在秦汉交替之际,南越王赵佗对枣子究竟有多钟爱有加?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