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宗教最重要的意义之一,便是解释人的生命从何而来?人死亡之后又将何去何从?因此,灵魂的观念存在于许多的宗教思想中,所谓的灵魂係指人类超自然及非物质的组成部份。许多宗教认为,灵魂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人有着主宰的作用,灵魂亦可脱离躯体而独立存在。对于不同的宗教与民族来说,各自有其对于灵魂不同的解释。有其宗教上对于生与死去向的解释之后,人才能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道教也基于魂魄学说,发展出许多派别的修炼方式,以及养生方式。
思想的发生
上古中国应是以「鬼」的信仰为万物有灵信仰的核心。鬼是人死后与尸体同归于土的灵魂,此时期乃属于鬼的一元论灵魂观。而据余英时的推论,西元前六世纪时期,魂是中国南方的观念,魄则是华北的观念,之后这两种灵魂匯合为二元的灵魂观。而《礼记》郊特性「魂归于天,行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重义」(1990:131-132)。由《礼记》可见,人死后的灵魂有魂、魄两种,魂是人之构成中的「阳」、「气」部分,魄是人之构成中的「阴」、「形」部分。
至春秋战国之际,《左传》郑子产的灵魂观乃开始讨论人生前的构成的问题。郑子产说:「人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概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从这段话看起来,魂魄似乎是人死后的两种东西,阳称魂,阴称魄。郑子产认为:魂魄乃是人生前的灵魂,魂指的是精神觉识;魄则指人的形体、非指觉识,较着重其体魄之义。他注重的是人生前的精神觉识,不认为人生前的精神觉识可以离体而存在,也不相信人死后尚有灵魂,人生前的精神觉识才是魂魄的本义。这种「人死神灭」或「形神不离」的论点,乃古代中国本土思想之论;至于「形神可离」、「人死神不灭」等观念则要到佛教于魏晋之际传到中国以后,才有此说。换言之,佛教入华之前,死亡才是魂魄离开身体的唯一机会或管道;但在佛教轮迴转世信仰的影响之下,魂魄可自外于身(肉)体而存在,可出入往返于身(肉)体内外才有可能。甚至于魂魄与身(肉)体二分,魂魄不只可出入于本人身体,而且可出入于他人或其它动物的身体,所谓六道轮迴转世之说,皆复杂化了古代中国人的灵魂观,甚至宇宙观。
道教的魂魄思想
一般汉人信仰的「魂魄」之说,出自《礼记》郊特性「魂归于天,行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重义」。形成人死后的灵魂有魂、魄两种的思想,魂是人之构成中的「阳」、「气」部分,魄是人之构成中的「阴」、「形」部分。有关魂魄与形神二分的说法,在《太乙金华宗旨》有一段这样的论述:
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矣,轻清之气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沉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体,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死后享血食,活则大苦,阴返阴矣,以类聚也。学人炼尽阴魄,即为纯阳」。
道教逐渐形成形神与魂魄二元论,以魂气(元气)属天属阳,而魄形(形体)属地属阴的论述,在道教的经籍之中屡见不鲜,例如《道德真经新注》中曾写道:人之生也必载魂,魂是阳神,阳神欲人生。魄是阴鬼,阴鬼欲人死」。或谓:魂者,正神,神贵明信。魄者,邪鬼,鬼尚狂悖」。
道家「气」生万物的说法,与「魂魄」概念结合后,形成的观念是:「魂魄是气,气分阴阳,阳气为魂,阴气为魄」。例如在《易》中写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左叁魂,右七魄,各按其位,自然凝定,其气和畅于四肢也。魂为阳神,魄为阴鬼」。以及《天隐子?安处》:「人之魂阳而魄阴,明多则伤魄,暗多则伤魂。伤于明暗则疲疾生焉」。而后葛洪的《抱朴子》一书中所谓:「形分则自见身中叁魂七魄」,以及西元十世纪张君房编的《云笈七籤》一书,在《云笈七籤?魂神部》更提出叁魂七魄的说法:
人身有叁魂七魄,魂欲得人清静,欲与生人延益寿算,绝秽乱之想,久居人身中,则生道备矣。魄常欲得魂不归,魂若不归,魄即与鬼通连。魂欲人生,魄欲人死,魂悲魄笑」。
有关道教魂魄的演变,在近代道教学者陈撄宁的《黄庭经讲义》就曾说到:「自来言魂魄者,理论至赜,不可华陈,挈其大纲,约有十说:以阴阳论魂魄者」,在陈氏《礼记》注中亦写道:「魂者,阳之灵而气之英﹔魄者,阴之灵而体之精」。
这种说法到了汉代,又和阴阳家的五行观念结合,进一步以大自然现象来说明人体内部运行的情况,将「天」的运行和「人体」的运行,合而为一,出现了以「人」配「天」的特色。《朱子全书》中写道:「魂属木,魄属金」。所以说,叁魂七魄是金木之数也。
东汉时期的道教,将魂魄观念进一步扩大,认为人体内部气血之运行,就如同「宇宙自然」一般,所以,人体的养生,必须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作调整。
汉代学者开始将人体的「五臟」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搭配,在《内经》中提到:「心藏神,肝藏魂,肾藏精,肺藏魄」。又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者谓之魄」。此言神与魂为一家,魄与精为一家。正合丹道东叁南二,木火为侣,西四北一,金水同宫之说。这种以五行搭配万物的说法,主要跟汉代的社会风气有关,因西汉一代,神仙道家之说流行,虽然政治上提倡儒术,但宗教上早已为阴阳家、道家和神仙思想所把持。到了东汉时代,阴阳谶纬之说流行,将阴阳五行的说法套用在各种事务上,几乎成为一种风潮,于是,汉人便把阴阳五行的观念和人的魂魄及身体相结合,形成了道教独特的生命思想和天人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