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之中,散乱着几件“瓦人”残肢和一簇生锈铜箭。“可能是国宝!”44年前,时任陕西省临潼县文化专员的赵康民如此认定。自此,深埋于地下2000余年的秦兵马俑渐为世人知晓。
5月16日,这位最早将兵马俑认定为文物并进行修复的考古学家因病辞世,享年82岁。
“他一辈子钻在文物考古里,把生命交给了考古事业。”临潼博物馆原陈列部主任李美侠5月30日对记者说。
李美侠与赵康民一起共事了20多年。1976年,初到临潼县文化馆工作的李美侠在库房里第一次见到赵康民:一个黑瘦的人蹲在地上,正仔细端详一地破碎的陶片。
不善言辞,不讲究吃穿,平日里不是蹲在地上研究文物,就是埋头于成堆的资料与书稿前,饿了便咬上几口夹着青辣椒的馒头,是赵康民留给同事们的印象。
“半道出家,没有学历,没有文凭……要说搞文博考古,我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赵康民在《考古生涯》一书的序中回忆自己入行的经历。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临潼历史悠久,曾是京畿之地,文物资源丰富。然而1961年,赵康民调入临潼县文化馆接手文物考古工作时,当地文博事业几乎一片空白,库房里只有零星的文物。
作为当时县文化馆文物组唯一的工作人员,他每天背着铁铲、铁镐和画图、照相工具,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奔波在田野山岭“摸家底”。每收到一件文物,他便如儿童“看图识字”一般,与专业刊物相互对照,直到认识。在资料匮乏的年代,他把《文物》和《考古》刊登的钟鼎文一字不漏地临摹了两大本,并附上专家释文,成了金文字典。就这样日复一日,过了入门关。
1974年4月25日,赵康民接到公社的电话:“老赵,你快来,西杨村打井打出好多瓦人,头比真人还大,还有铜箭头、秦砖。”这个消息让赵康民惊喜万分,凭着铜簇、秦砖以及西杨村邻近秦始皇陵的特殊位置,他当即判断村民可能挖到了秦武士俑陪葬坑。此时,被挖出的文物已被弃置28天,因为无人认识,一直无人问津。
跨上自行车立即出发,赵康民和王进成、丁耀祖两位文化馆工作人员一路如飞来到打井现场。井周围横七竖八放着陶俑的残肢,井口南壁保存完整,东壁两行通缝砖仍存,明显就是一座陪葬坑。这时赵康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第二天,他带着村民清理现场,用三辆架子车把文物拉回文化馆。
用树脂胶黏接、以石膏填补,经过赵康民的修复,两个秦武士俑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模样:身高1.78米,身穿战袍、腰系束带、腿扎行藤、足蹬方口齐头履,双臂下垂,左手五指并拢,右手半握,拇指上翘。
秦兵马俑的发掘不仅改变了当时文物考古届“秦无俑”的论断,更为研究封建帝王的埋葬制度,秦代的政治、军事、社会生活、雕塑艺术、青铜铸造技术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从赵康民的发现与修复开始,在秦兵马俑陪葬坑遗址上建立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正式开放。三个兵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坑内放置与真人真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7000余件。秦兵马俑先后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每到一处就引起当地轰动,海外观众超过2000万人次,秦兵马俑已成为增进国际间政治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赵康民的考古生涯远不止于秦兵马俑的发现和修复,姜寨原始部落遗址、秦兵马俑一号坑、秦始皇陵便殿遗址、秦始皇陵马厩坑、唐华清宫御汤遗迹、唐庆山寺上方舍利塔精室、关山唐墓、明刘懋石室墓等诸多重大考古发现均有他的参与或主持。
“赵康民先生不仅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发现和认识秦兵马俑的人,同时也是秦兵马俑考古发掘的拓荒者之一。他一生情系文博事业,曾参与了多处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说。
5月16日,这位最早将兵马俑认定为文物并进行修复的考古学家因病辞世,享年82岁。
“他一辈子钻在文物考古里,把生命交给了考古事业。”临潼博物馆原陈列部主任李美侠5月30日对记者说。
李美侠与赵康民一起共事了20多年。1976年,初到临潼县文化馆工作的李美侠在库房里第一次见到赵康民:一个黑瘦的人蹲在地上,正仔细端详一地破碎的陶片。
不善言辞,不讲究吃穿,平日里不是蹲在地上研究文物,就是埋头于成堆的资料与书稿前,饿了便咬上几口夹着青辣椒的馒头,是赵康民留给同事们的印象。
“半道出家,没有学历,没有文凭……要说搞文博考古,我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赵康民在《考古生涯》一书的序中回忆自己入行的经历。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临潼历史悠久,曾是京畿之地,文物资源丰富。然而1961年,赵康民调入临潼县文化馆接手文物考古工作时,当地文博事业几乎一片空白,库房里只有零星的文物。
作为当时县文化馆文物组唯一的工作人员,他每天背着铁铲、铁镐和画图、照相工具,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奔波在田野山岭“摸家底”。每收到一件文物,他便如儿童“看图识字”一般,与专业刊物相互对照,直到认识。在资料匮乏的年代,他把《文物》和《考古》刊登的钟鼎文一字不漏地临摹了两大本,并附上专家释文,成了金文字典。就这样日复一日,过了入门关。
1974年4月25日,赵康民接到公社的电话:“老赵,你快来,西杨村打井打出好多瓦人,头比真人还大,还有铜箭头、秦砖。”这个消息让赵康民惊喜万分,凭着铜簇、秦砖以及西杨村邻近秦始皇陵的特殊位置,他当即判断村民可能挖到了秦武士俑陪葬坑。此时,被挖出的文物已被弃置28天,因为无人认识,一直无人问津。
跨上自行车立即出发,赵康民和王进成、丁耀祖两位文化馆工作人员一路如飞来到打井现场。井周围横七竖八放着陶俑的残肢,井口南壁保存完整,东壁两行通缝砖仍存,明显就是一座陪葬坑。这时赵康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第二天,他带着村民清理现场,用三辆架子车把文物拉回文化馆。
用树脂胶黏接、以石膏填补,经过赵康民的修复,两个秦武士俑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模样:身高1.78米,身穿战袍、腰系束带、腿扎行藤、足蹬方口齐头履,双臂下垂,左手五指并拢,右手半握,拇指上翘。
秦兵马俑的发掘不仅改变了当时文物考古届“秦无俑”的论断,更为研究封建帝王的埋葬制度,秦代的政治、军事、社会生活、雕塑艺术、青铜铸造技术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从赵康民的发现与修复开始,在秦兵马俑陪葬坑遗址上建立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正式开放。三个兵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坑内放置与真人真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7000余件。秦兵马俑先后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每到一处就引起当地轰动,海外观众超过2000万人次,秦兵马俑已成为增进国际间政治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赵康民的考古生涯远不止于秦兵马俑的发现和修复,姜寨原始部落遗址、秦兵马俑一号坑、秦始皇陵便殿遗址、秦始皇陵马厩坑、唐华清宫御汤遗迹、唐庆山寺上方舍利塔精室、关山唐墓、明刘懋石室墓等诸多重大考古发现均有他的参与或主持。
“赵康民先生不仅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发现和认识秦兵马俑的人,同时也是秦兵马俑考古发掘的拓荒者之一。他一生情系文博事业,曾参与了多处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说。
责编:韩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