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曾侯乙编钟――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曾侯乙编钟――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
0
  战国早期,高273厘米、宽335厘米,架长748厘米,最大者通高153.4厘米,重203.6千克,最小者通高20.4厘米,重2.4千克。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为当时的乐器,此套编钟共计六十五件,总重量达到2500千克。编钟分三层八组悬挂在曲尺形的钟架上,气魄雄伟,横梁为黑漆彩绘长方木,两端并套有动物形象的青铜套。上层的立柱是圆木;中、下两层的立柱,每层都为三个铜质佩剑武士。钟架可以拆装。钟、钟钩、钟体共有铭文三千七百五十五字,内容有编号、铭记、标音及乐律。这套编钟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编钟出土时,在近旁还有六个丁字形彩绘木槌和两根彩绘木棒,是用来敲钟和撞钟的。

曾侯乙编钟

  有关部门曾对曾侯乙墓出土的成套编钟进行调音,结果表明战国时代已具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打破了过去认为十二律是古希腊传来的说法。此套编钟音乐性能良好,音域宽广,音调准确,音色优美,能演奏出古今中外的乐曲。

曾侯乙编钟  佩剑青铜武士

参考文献:
  马自树主编:《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12月。


上一篇:玉粉盒

下一篇:花卉纹玉盒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曾侯乙编钟――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