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规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种带颜色的服装,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汉末年才允许平民服青绿之衣。对商人的禁令更严。所以对于当时下层人民来说,最普遍的衣着只是用毛、麻织的粗布裁剪的短衣。当时,把粗麻布做的衣服叫“短褐”,把粗麻布做的衣服叫做“布衣”。因此,“布衣”和“衣褐”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名词。
在服装的样式上,从目前的出土资料来看,似乎没有严格的制度。从出土的汉代陶俑及画像砖石来看,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装,几乎全是交领,下长至膝,衣袖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还有不少赤足者,反映了这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汉代执锸人物石雕 从出土的考古资料来看,上身穿短襦,下身穿裤子或在腿上缠绕斜幅的服装组合曾广泛流行于当时下层人民当中。四川省博物院收藏的一些汉墓中出土的陶俑,他们造型生动,服装简单,只穿一件短襦,赤着脚,显然是在劳作中的衣着打扮,这些人应该墓主雇佣或奴役的农民。
河北望都县汉代壁画墓中出土的壁画中士兵和侍卫等底层军人的形象,则是身穿短襦,腿缠斜幅,头扎头巾或戴小冠。类似的形象在河南、山东和陕西等地出土的陶俑、画像石、画像砖等上也多可见到。
画像石中的门吏 山东苍山县城前村出土
除此之外,下层人民赤身裸体,仅穿一条下裳劳作是常见的事情。如山东省沂南画像石中的舞剑的杂技艺人,就是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这种短裤称之为“
在服装的样式上,从目前的出土资料来看,似乎没有严格的制度。从出土的汉代陶俑及画像砖石来看,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装,几乎全是交领,下长至膝,衣袖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还有不少赤足者,反映了这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汉代执锸人物石雕
河北望都县汉代壁画墓中出土的壁画中士兵和侍卫等底层军人的形象,则是身穿短襦,腿缠斜幅,头扎头巾或戴小冠。类似的形象在河南、山东和陕西等地出土的陶俑、画像石、画像砖等上也多可见到。
画像石中的门吏 山东苍山县城前村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