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邮票上的考古与文物―殷墟(下)

邮票上的考古与文物―殷墟(下)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8
0
 


 
  镶嵌绿松石兽面饰:这件器物出土于殷墟殉马坑,制作精美。它以青铜为底,铸出兽面图案后再切割绿松石,将其镶嵌上去。器物背面两梁交叉,呈X形,可用来穿系皮革。这件器物应是马冠饰,装饰在马的额头上。
 
 


图片来源:史语所数位典藏数据库
 
  玉神人首饰:小屯331号墓出土,高8.5、宽3.8、厚1厘米。器扁平,造型为一侧面人头,颈下饰弦纹。顶饰高冠,冠作卷尾形,冠底部饰斜格纹。耳以简单线条勾勒成C形,耳后有发饰或角状物向后及上方延伸。此形象与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神人面饰有相似之处。




图片来源:史语所数位典藏数据库


图片来源:史语所数位典藏数据库

  大理石虎首人身跪姿立雕:西北冈1001号大墓出土,高37.1、长21.4、宽26.8厘米,重28.4公斤。虎首人身,作跪姿,双手撑于双膝上。虎头略仰,张口露出锯形齿与犬齿,两耳竖起。以凹线纹刻出眼、鼻及虎身纹饰。背后有竖向凹槽上下贯穿,虎的胯下亦有一小凹槽,应为建筑构件装饰之用。




  三节提梁卣:西北冈1022号墓出土,通高28、腹部直径16.3、圈足直径11.4厘米,重3公斤。小口、长颈、器腹低矮、带圈足。提梁外型与卣身弧度相合,以一蟾蜍形系与器盖相连,两末端为兔首造型。其特殊之处在于,这件卣的颈部实为一件倒置并可分开觚,觚的圈足上与卣盖相合,觚口下与卣腹部相接。卣腹与觚相接处为子母口,设计之巧妙令人惊叹。 1022号墓属中小型墓,但共出土十件铜器,除了三节提梁卣外,另一件夔龙纹角形器也是目前仅知的例子。




带刻辞鹿头骨出土位置


图片来源:史语所数位典藏数据库


图片来源:史语所数位典藏数据库

  带刻辞鹿头骨:商王帝乙、帝辛时期的鹿头骨刻辞,殷墟第四次发掘时小屯E10坑出土,长22.7、宽20.2厘米。刻有甲骨文15字,记载了商王征讨方国后,回程在蒿地田猎,获得猎物祭祀文武丁之事迹。目前考古出土的鹿头骨刻辞仅有两件,这件是其中之一。伴随这件带刻辞鹿头骨出土的还有一件鲸鱼肩胛骨和大象下颚骨,董作宾先生认为鲸鱼肩胛骨可能是商王征夷方时所得珍贵战利品,而大象下颚骨则可能属于征夷方时有功的战象。

参考资料: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数位典藏数据库整合系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邮票上的考古与文物―殷墟(下)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