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于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在长时期内依靠旧军队从事革命活动,屡遭失败,给他留下痛苦的教训。因此,他在改组国民党的同时,决定建立一支“和革命党的奋斗相同的”革命军队。1923年9月,孙中山派以蒋介石为首的代表团访问苏联,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11月15日,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了建立革命义勇军的决议。11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1次会议,议决了建立军官学校的有关事项。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委任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浙江奉化人。孙中山还任命邓演达、王柏龄、沈应时、林振雄、俞飞鹏、张家瑞、宋荣昌7人为筹备委员。
1月28日,确定以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长洲要塞――黄埔为军官学校的校址,故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5月3日,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在总理领导下,负责处理校务工作。5月9日,委任廖仲恺为军校的中国国民党代表。随后,任命李济深为教练部主任,邓演达为副主任兼总队长;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11月,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周恩来接任政治部主任;林振雄为管理部主任;周骏彦、俞飞鹏为军需部正、副主任;宋荣昌、李其芳为军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
11月29日,又增设教育长,由胡谦担任。还聘请布留赫尔(1889―1938)等苏联红军将领为军事顾问。军校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当时,全国各地前来报考的学生总数达1200余人,其中粤籍学生最多,大大超过了原来的预计。考试成绩达到录取标准的学生大大超过招生名额,故决定扩大招生。5月初,第一期学员录取正式生350名,备取生120名。5月5日,新生开始入学。
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发表演说,着重讲了办学宗旨和办学方针。他说,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开办这所军校,“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他号召全体学员努力养成和发扬革命党人以一当百、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完成革命事业而奋斗。军校实行政治与军事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针,对学生除授以下级干部必需的军事学识外,复授以政治教育,使明了社会经济、政治、历史及主义、党纲、政策等,即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枪向什么人放。为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军校缩短学制,规定学员只受1个月的入伍教育、半年的正式教育。军事教育课程分学科与术科两种。学科由教授部教官讲授《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野外勤务》等军事基本知识。继而教以《战术学》、《兵器学》、《筑城学》、《地形学》等4大教程,以及《交通学》、《算制学》、《战术作业》、《实地测图》等军事理论课程。术科由教练部教官负责,对学生施以《制式教练》、《战斗教练》、《野外演习》、《夜间演习》、《实弹射击》等军事技术。从第2期开始,实行分科教学,分设步科、炮科、工科、辎重科及宪兵科等5个科种。后又增设政治科、骑兵科、交通科、无线电科。学员接受严格的教学教育管理,同时还注重斗争实践的锻炼。各期学员分别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东征、平定杨(希闵)、刘(震寰)的战役。黄埔军校是一所国共合作的学校。中国共产党曾派周恩来、恽代英、肖楚女、熊雄、聂荣臻等先后到这个学校担任政治工作和其它工作。学员中有很多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黄埔军校举办5期共毕业7399人,为革命军队培养了大批“为主义而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的军事、政治干部。它对于建立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起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