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瑞芳写这份日记时也许没想到,她是第一个以日记形式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史学专家称,她为后人留下了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的重要档案资料,成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又一铁证。
程瑞芳出身于武昌一家书香门第,曾在著名学府———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任职。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期间),她见证并记录了南京大屠杀。1946年,她远赴日本,站在远东军事法庭上,为惨死的同胞作证……2001年,在她去世32年后,后人在南京发现了她记载南京大屠杀的日记。
亲历亲自救下不少同胞
程瑞芳早年毕业于武昌护士学校。毕业后,程瑞芳在当地的美以美会妇科医院当看护,1922年任圣希里达子弟小学校长,1924年来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简称金陵女大,现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任舍监(相当于宿舍管理员)。
1937年8月15日,日寇轰炸南京时,金陵女大为了应付紧急事件,由吴贻芳校长成立了紧急委员会,时年62岁的程瑞芳是其中一员。这年的12月,在日寇即将攻破南京城前夕,美籍人士温妮·魏特琳女士、程瑞芳、陈斐然组成了三人非常委员会,负责留守学校,建立金陵女大难民所,收留“首都”沦陷后无家可归的妇女儿童。
日记写完就藏起来
程瑞芳在日记中还提到,她每天记完日记都要赶紧藏起来,以免被发现。
南京沦陷后,滞留南京的20多位西方人士,包括拉贝、魏特琳等人,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在南京城西北部一块约3.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了国际安全区,从日军的枪口与刺刀下拼死救护成千上万的中国难民。南京大屠杀期间,魏特琳女士写下了震惊中外的《魏特琳日记》,这部日记和后来的《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齐名,成为外国人见证南京大屠杀历史、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重要罪证。《魏特琳日记》中,多次提到了程瑞芳,亲切地称她为程夫人。
今晚拖去12个姑娘…
《程瑞芳日记》摘登
12月10日
……搬进安全区的人路上不断,进到学校的也是如此,洋车没有了,路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是自己挑、抬,飞机声、大炮声他们也不管,真是凄惨……
12月11日
今早死去两个小婴孩,一个只有一个多月,是闷死的,一个有三个多月,早有病的……今日大炮打得利(厉———编者注)害……(我军(指国民党军队,下同)要逃了,警察没有了。北门桥有小兵抢了,老百姓也抢,还有几个宪兵维持,抢了几个人。下关我军放火烧了,烧的地方很多……
12月13日
昨晚我军退了,今早没有听见还炮声。下午二时,日兵由水西门进城了……今晚有人跑到学校里,来得不少。日兵跑到他们这(家)里,要他们走,因为(日本)兵要睡(觉)。跑出来的人都是空手……这些人骇(吓)死了。……我辛(心)酸了,真是凄惨,不知明天还要闹出什么事情来……
12月14日
今日来的人更多,都是从安全区内逃来的,因日兵白日跑到他们家里抄钱、强奸。街上刺死的人不少,安全区里都是如此,外边更不少,没有人敢去,刺死的多半青年男子。……
12月17日
现有十二点钟,坐此写日记不能睡,因今晚尝过亡国奴的味道……今晚拖去11个姑娘,不知托(拖)到何处受用(强奸),我要哭了,这些姑娘将来如何?……
12月18日
昨晚拖去的女子今早都放回来了,有一个未回来,不知是留在那里,或是她不好意思回来……真不得了,这些(日本兵)猖狂极了,无所不为,要杀人就杀人,要奸就奸,不管老少。有一家母女二人,母亲有六十多岁,一连三个兵用(强奸)过,女儿四十多岁,两个兵用(强奸)过,都是寡居,简直没有人道……
12月19日
昨晚有宪兵在前面睡,晚上还是有兵进来,到五百号客厅许多人之中强奸。今日白天有两兵到五百号,房门口站一兵,里面一兵叫别人出去,留下一年轻女子强奸……这些难民只真可怜,有的家烧了,有的丈夫被日兵杀了,有的被日兵拖去了不知生死,哭的哭,叫的叫,惨不堪言……日兵烧房当玩意,他们也怕冷,先拿里面家具烧起来烤火,要走就走,火若燃上房子就烧了,有时放些死人在内再燃火烧房子。
12月20日
今日又来了许多难民,二百号三楼也睡满了。他们想这里有宪兵保护,其实宪兵还是将姑娘拖在院子里奸,不是人,是畜牲,不管什么地方。今天中午,有兵来拖两个姑娘,并拿她们的东西……
12月22日
德国领事在下关也不许进城,自然他在兵船上,他不要第三国看他们无道德的行为,在路上睡的死尸也不要人看,有的路上只见死尸不见路,简直把中国人不当人……
12月29日
……现在日兵清理街道,把死人埋下土,或是烧,街上的死人太多了。
■新闻链接
四部日记四部铁证
《魏特琳日记》最具说服力
魏特琳,美国人,于1919年秋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任职,1940年5月回国。全书50多万字的《魏特琳日记》,以一位外国女性特有的敏锐和情感,真实、详尽地记录了日军从轰炸南京、进攻南京到南京大屠杀及日军在南京进行殖民统治的全过程。魏特琳所写的日记是揭露侵华日军性暴行最具说服力的证据。
《拉贝日记》史料最完整
《拉贝日记》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人约翰·拉贝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拉贝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
《东史郎日记》犯罪者自述
东史郎1912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竹野郡丹后町。1937年8月,25岁的东史郎应召入伍,曾参加攻占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汉、襄东等战役。东史郎有记日记的习惯,他把侵华战争期间的所见所闻详细地记录下来,共有5卷37万字。1987年,东史郎出于对参加侵略战争的反省和向中国人民谢罪的愿望,在日本京都的和平展览会上,公布了他的战时日记,其中包括记录当年南京大屠杀情景的材料。从加害者角度出版的史料书籍,除散见于一些书籍中的原日军官兵的阵中日记外,还没有一本较为完整的中文版史料书籍,《东史郎日记》弥补了这一缺憾。 据北京日报
■相关新闻
沈阳拆除日建集中营
作为2004年3月沈阳市确定的首批不可移动文物的“英美战俘营原址”保存最完整的部分———战俘营围墙昨日下午惨遭拆除,原因是把围墙当违建了。
记者在施工现场找到一名负责人,他称自己是大东区小区办的,接到任务,正在拆除违建房。记者问,你知不知道这是战俘营原址,是文物保护单位,他疑惑地问,是吗?接着说他也是受雇的,按照规定办事。据辽沈晚报王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