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目的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目的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民族英雄林则徐官至一品,心忧天下,为官清廉,可谓有清一代名气最大、最具正能量的官员。

虎门销烟更是名扬史册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高举反帝斗争旗帜的第一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英雄,但林则徐的禁烟思想和我们理解的禁烟是有出入的。

林则徐禁烟的观点

大家都知道毒品最大的危害是对人身心的巨大摧残,林则徐关心民众疾苦也没毛病,但林则徐禁烟的出发点并不在此,他真正的观点是禁洋烟(外国进口的鸦片)而不禁土烟(中国人自己种植的鸦片)。

首先来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的奏折:“鸦片流毒天下,若犹泄泄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

林则徐及清朝禁烟的目的

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白银外流,如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为列强增加财源等,而且肯定强调的是洋烟,因为假如是土烟,在林则徐看来是等于“(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藏富于民”。

其次,鸦片战争五年后,即1847年林则徐在给江西抚州知府文海的信中表示:“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

对于土烟,林则徐又说:“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可见,他认为国人吸食中国人自己种植的鸦片“如人一身血脉贯注”,太正常不过了,而且暗含提倡之意。

因此以林则徐代表的大清朝其实并不很关心鸦片输入导致的民众健康问题,林则徐禁洋烟不禁土烟,他所反对的,并非吸食鸦片,而是进口鸦片,可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银子。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目的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