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长江北岸的乌江浦)边。
一位童颜鹤发的老者屹然站立在江边,寒风吹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仿佛遗世独立了一般,连眼皮也没有眨一下,一动也不动。他身后停着一只很小很小的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小船,汹涌而泛黄的河水拍打在船舷边,小船随波荡漾,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漫天的灰尘飘散在半空中,那马蹄声由远而近,似乎一下子就到了跟前。
直到几匹马齐刷刷地停在老者的跟前,那老者这才似回过神来,他连忙上前行礼。
项羽认识这个老者,他就是乌江的亭长。
前面已经说过,一个老农给项羽误指了一条路,以至于他陷入了绝境中;而此时又有一个老者出现在他面前,却是想救他一命。看来老天真是公平,至少对项羽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偏袒。
这时亭长就是要接项羽上船渡江的。出人意料的是,项羽却拒绝了他。
亭长一听急了,说道:“江东虽小,但土地也有千里,民众也有好几十万。这已经足够你称王称霸了。”
项羽闻言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了,这笑声令人毛骨悚然,“当年我带江东八千子弟参加革命,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地逃回去,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呢?”
此时的项羽居然没有顾及自己的性命,却是顾及面子,当真令人又悲又怜。
“请大王火速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只,汉军追不到我们的。”亭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项羽摇了摇头,用手指着身边的马,说道:“你是我们江东的长者,这匹宝马已跟随我五年了,是天下最好的千里马,我不忍心看着它与我同亡,就送给你吧。江东的父老看见它就如看见我一般,这已经足够了。”
“大王……”亭长泪如雨下。
正在这时,汉兵又追上来了,项王见亭长始终不肯离开,用力一把推开了船只。亭长的泪水流个不停,对项羽最后抱了抱拳:“珍重。”说着掉转泪脸划着船向前驶去了。
珍重这两个字,对项羽来说就足够了。如果虞姬不死,他或许会和虞姬上船逃生,哪怕从此不能东山再起,哪怕从此只能隐姓埋名地过日子,但只要能和虞姬在一起就已经足够了。然而,虞姬已经死了,他独生又有何意义?
乌骓宝马被亭长运走后,项羽再无牵挂了,他开始了最后的拼命。他冲入敌丛中,不多时,一百多名汉兵成了他的刀下之魂。但他就算再勇猛,终究是人,不是铁打的,逃了这么久了,又打了这么多恶战,体力已是到了极限。在混战中,他身上也受了十几处重伤。血一点一滴从他身上流下来,生命也正一点一滴地走向尽头。
项羽知道自己就要坚持不住了。这时他看见背楚归汉的熟人吕马童,就对他说:“这不是我的故人吗?我听说汉王以千金的重赏、万户的封邑来买我的人头,我就给你这个立功的机会吧。”说着学着虞姬自刎的样子,挥剑朝自己的脖子上抹去。
乌江边成了一代英雄的终点。
后来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就曾写下这样的缅怀项羽的诗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而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曾在《乌江亭》中对这段历史是这样描写的: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项羽自刎身亡后,追击的汉军们进行了抢功比赛。可怜的项羽马上就被他们分尸了。他们你争我夺,你推我搡,最后刀剑也出手了。《雪山飞狐》中为夺宝而不顾亲情友情的丑陋一幕真真切切地提前上演了。
据说在这内耗中死了百来人,伤了无数人,最后才分出了胜负。
获胜的不是一人,而是五个人,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项羽身体的一部分,这五个人是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王翳。
刘邦随后给他们进行了重赏:
王翳,砍下了项羽的人头,封为杜衍侯;
杨武,得到了项羽的右脚,封为吴防侯;
吕胜,砍下了项羽的左臂,封为涅阳侯;
杨喜,得到了项羽的左腿,封为赤泉侯。
吕马童,因为手脚慢了点,最终得到了项羽的一些零碎残骨,被封为中水侯。
这一年是公元前202年12月,项羽走了,这一年他31岁,离他和刘邦拜把子结为异姓兄弟,只过了短短的六年时间。
而他们信誓旦旦的“同年同月同日死”成了奇谈和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