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原与西南地区的联系,在李冰所通僰道[bódào]的基础上开筑了一条由四川盆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史记·西南夷列传》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
因路宽五尺,史称“五尺道”。路北起今宜宾市,南抵今云南曲靖,全长2000余里。《括地志辑校》谓:“五尺道去郎州”。为西汉“南夷道”、唐宋“石门道”的前身,即今之谓“西南丝绸之路”的东路。
历史上最早五尺道的详细记载可以追溯到李冰开僰道。《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中有记载:“县有蜀王兵兰,其神作大滩江中,崖峻阻险,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烧之,故其处悬岩,犹有赤白玄黄五色焉。赤白照水玄黄,鱼从僰来,至此而止,言畏崖屿不更上也。”此段原文将蜀王兵的神魂描述为险峻的山崖,不可开凿,李冰便发挥其聪明才智,用积薪烧岩的办法,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开凿僰道——五尺道的雏形。
司马迁在《史记》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中云:“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馀岁,秦灭。”班固在《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中也称:“秦时尝破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馀岁,秦灭。”由此可见,秦始皇曾命常頞打通道路,秦代的确修建过五尺道。
在《元和郡县图志》第三十一《剑南道上》也提到了:“初,秦军破滇,通五尺道……”当时的西南夷方国众多,有夜郎、滇、巂、昆明、徙、筰都、冉駹、白马,这些少数民族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当时,秦国已在西南夷地区设了巴、蜀、黔中郡三郡。秦朝统治者想要扩大政治版图,巩固边疆地区,便曾派人以军事手段镇压,然后打通从中原进入西南夷的通道。
五尺道在秦汉时期是巴蜀通往西南夷的重要道路,被赋予浓厚的政治色彩。“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修建五尺道后在西南夷地区设置官吏,便于中央对西南夷地区的管控。五尺道已经作为了国家公共工程之一,其作用不仅利在当时,而且也作为后世朝代从中央进入西南夷地区的通道,其作用具有延续性。再从民间角度来看,五尺道在官方修建后,更多的被老百姓用于贩卖货物,五尺道作为了一种经济交流的载体。
五尺道从整体来看,是沟通中原地区和西南夷地区的通道,同时也是承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既有中原对西南边疆地区的影响,也有外域地区对我国西南边疆的影响。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中提到“秦灭巴蜀后,秦以移民实之”秦国强制性移民,设置官吏;汉朝迁移豪民,大族进入西南夷地区。这些移民除了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以外,还带来了许多其他的物质文明。巴蜀文化在接受中原文明的传播并不断融入吸收。西南夷地区在不断地接受巴蜀文化的辐射和影响。
可以发现五尺道周围城市出土的很多文物中夹杂着各种文明,既有本身土著的少数民族风格,也有巴蜀地区的风格,有些文物直接体现了中原地区风格,如在贵州出土的西汉干栏陶屋和东汉的铜马车。西南夷地区是北方文明、南方文明、巴蜀文明、土著文明的集合体。
西南夷地区是南亚地区通往中原地区的中转站,五尺道终点曲靖接至昆明、楚雄后经博南山道,便可去缅甸、印度等国。总而言之,五尺道在秦汉时期不仅沟通了蜀、滇、黔等地,促进了西南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同时还沟通了外域文明和西南夷、中原文明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