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战时中国 > 国民政府争取德国、苏联和美国援助的特点

国民政府争取德国、苏联和美国援助的特点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国民政府争取德国、苏联和美国的援助并与这三国进行军事合作,是在中国抗日战争的不同阶段相继开展的。作为三个案例,它们各有不同的双边关系背景,面对特定的不同环境,也各有不同的合作形式,结果也不一样。这里仅想通过简单的比较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

  从双边关系的背景来看,中德两国是在比较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的,尽管军事是双方合作的主要领域,但这一合作最初并不针对特定的第三方。中德合作的形式十分简单,蒋介石以私人名义雇用德国人,德国顾问只对蒋个人负责。这种合作方式绕开了国家间的合作可能遇到的种种难题。尽管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但合作者近似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却基本填补了这个差异。总的来看,蒋介石对德国顾问是高度信任的,德国顾问团在中国的工作也推动了中德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从军事上说,德国军事顾问的作用在于向国民政府的军队初步灌输了现代军事观念,帮助建立了一支比较现代化的陆军示范部队,改进了中国的兵工后勤系统,使从一支只能打内战的军队开始朝着国防军的方向转变。大批德制武器和军工设备的输入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也为德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一个有趣而奇特的现象的是合作双方并没有共同的战略目标,合作只是为了各取所需。然而,正是这一点最终使得双方的合作难以为继,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德日之间日趋紧密的战略关系注定中德两国要分道扬镳。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迹,这不仅是由于德国顾问历经十年训练的中国精锐部队在抗战的头半年里就消耗怠尽,更重要的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本身所具有的反法西斯性质使这段历史不愿被人提起。

  中苏之间的合作是以抵御日本侵略扩张的共同战略利益为基础的,但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权宜之计。鉴于以往第一次合作的教训,新的合作有明确的限度,双方都谨慎地提防对方损害自己更根本的利益,蒋介石担心苏联会借机干预中国内政,而斯大林则担心中国会把苏联拖入对日战争。因此,中苏合作的形式也比较简单,基本限于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而尽可能不涉及其他领域的问题。

  就苏联当时的国力而言,斯大林相当慷慨,他给予中国的军事援助是及时的、大量的。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批飞机,帮助中国重建空军,还派出几百名空军志愿人员来华参战。苏联向中国陆军提供了包括坦克、火炮等重武器在内的大批军火,苏联军事顾问还参与了几次重大战役的策划和指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可以认为,苏联在1938至1940年间向中国提供的军事援助与美国在1942至1944年间向中国提供的援助大致相当,如果不是更多的话,而且国民政府得到这些援助也未像后来获取美国援助那样颇费周折。

  斯大林的精明体现在他对援华目标的把握上,他的目标明确而有限,就是要让中国有能力拖住日本。当苏联免除了日本进攻的顾虑之后,双方的合作实际上也就结束了。在苏联援华的这几年里,中苏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两国之间的合作总的来说也比较顺利。这次合作,对苏联来说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对中国来说毕竟是在抗战最孤立、最危险的阶段得到了外来的巨大援助。

  中美结盟的经历说明了两个互不了解、实力相差悬殊、体制难以衔接而又彼此期望过高的伙伴进行合作时的困境。中美之间的合作从形式上说是全面的,但双方真正展开抗日合作的领域其实却十分有限。不过,无论如何,中美两国是为彻底击败日本而结盟的,在这个意义上,这个同盟对双方来说还是成功的。

  在军事方面,尽管美国提供的援助是有限的,但它毕竟为中国保持了一支空中力量,几乎整个抗战时期,中国的空中力量都是靠外国的援助来支撑的。在地面战争中,美国人的作为有限,史迪威率领的中国军队主要是为打通中国的对外交通线而战,这场迟到的胜利对中国抗战全局的影响有限。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向中国提供的援助最为全面、规模最大;然而,却没有什么人给予美国援助和战时中美合作以较高的评价,而批评意见比比皆是。从援助的效果来看,援助方和受援方都有理由表示自己的不满。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很难认为对中国的援助是有效的,它起到的作用仅仅是“维持中国继续抗战”(Keep China in the War),而未能促使中国给日本以有力打击。从国民政府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援助多属“口惠而实不至”,因为尽管这个政府得到了美国的全部援助,但其所得不仅远远少于其所要求的,而且也少于美国所允诺的。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援助埋下了日后国民党发动反共内战的祸根。出于抗日需要,美国军方和史迪威曾有过用“租借”物资装备中共抗日部队的想法,但仅限于口头和纸上,并无任何实际行动,而且这种意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向蒋介石施压。尽管中共为争取美国援助付出过努力,而且同美军开展了情报方面的合作,但最终也未获得租借物资的一枪一弹。

  问题的症结在于,中美战时合作虽以军事为主,但它很快就与复杂的政治问题纠缠在一起。蒋介石从一开始就希望凭借美国的支持制服中共,而战争后期美国政府则希望通过支持蒋介石来防范苏联的崛起。正是在击败日本这一目标之外的各种考虑,使得战时的结盟只是暂时拉近了中美之间的距离,却最终酿成了两国长久的对立。

  总起来看,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从外国获得的援助相当有限,全部算起来也只有11亿美元左右。用极为有限的装备和物资对抗大量的敌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何战区所没有的情况。同时,作为一个不统一的弱国,中国很难找到一个稳定的同盟国,而其他国家也很难把中国视为一个可靠的伙伴。这使中国寻求外国援助和合作的经历充满艰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国民政府争取德国、苏联和美国援助的特点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