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为实施对日军后方作战,英国同中国经协商达成合作组建以加强营为基本单位的作战部队,以完成敌后袭扰任务。
按照中英两国商定,该部队组建后,突击营要有团级作战性能,必须富有机动性,火力比较强,运输能力好,官兵素质高。战斗官兵由中方充任,技术官兵由英方任,每营1100——1200人。
计划首先组建5个突击营,施以6个月训练,作战区域,缅甸;武器装备,由英国提供;但这支部队还有很让人费解的约定:装备必须在部队开赴前线后配发;后勤补给,中英人员由各自负担。
原本计划训练基地设在缅甸,可由于战区条件不允许,后改在湖南省祁阳县。
国民政府军委会经过研究,按照这支部队的特性,将其组建任务交给军委会西南干部训练班(首任副教育长叶剑英)。
1941年9月,时任西南干训班教育长的李默庵,从湘鄂赣边区直属队及师管区抽调了一批军士,按团、营干部级别配备营、连干部,同时收编了82师一个团,合并组建了5个突击营,组成第一突击队(师级单位),以干部训练班第一学生总队长周淘漉少将任司令,湘鄂赣边区参谋处长胡旭旰上校任副司令,健全了指挥部门各科室与直属分队,便开始了紧张严格训练。随后,英军300名官兵分批到达,分散分配到各连。英国人这300多人中,除10多个军事专门人员外,其他人员均系大杂烩,纪律散漫,素质很差。生活上处处搞特殊,为此,九战区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补给支部,专供这些人日常生活。
训练基本结束后,按中英协定,这支部队被派往缅甸执行作战任务,当突击队前进到贵州时,因缅甸英军最后的基地腊戍被日军占领,情况发生了变化,被迫返回湖南。
这期间,组建了第二突击队(师级单位),主要人员是从前线部队挑选的一批伤逾归队的老兵,接收了一批新兵,又从湘鄂赣边区抽调了两个团,合并组成三个营,该总队司令魏人鉴,副司令李昊。
由于入缅作战任务取消,英国人从部队中撤离,但其顾问10多个人留在部队,协助工作。这支部队至终也没有取得英国人的装备。
英国人很认真,虽然这支部队不能投入缅甸,他们要求就近投入中国大陆战场使用,经上级批准,第一突击队奉命调往浙江省天台地区,在这里,这支虽然衣衫褴褛,但战斗力很强的部队,不时在敌后对日军实施破袭,特别是1943年春天,第一突击在浙江绍兴新昌县,在当地人民群众支持下,击溃日军一个联队,声名大振,日军内部通信中称该部队为“唱凯部队”。
其后,第一突击队又调至四明山,以游击对游击,负担对新四军作战。
1943年4月,伪军一个师在师长李启蒙率领下,向第三战区投诚,这支部队被改编为第三突击队(师级单位),共五个营,委派刘建修为司令,戴振球为副司令,进行整训。
为方便指挥,军委会批准将这三个突击队合并组建突击总队,军级单位,由32集团军总司令、西南干训班教育长李默庵中将兼任司令,副教育长胡琪三兼任副司令。
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6月,三战区在天目山与新四军粟裕发生大规模冲突,就在这一战中,在孝丰附近,第一突击队全军覆没,第二突击队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