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朝历史 > 刘邦曾经做过的亭长是个多大的官?

刘邦曾经做过的亭长是个多大的官?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8
0

众所周知,刘邦出生于贫苦农家,整日厮混不爱干农活,经常被父亲训斥,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不务正业,不思进取的小混混,但刘邦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待人宽厚,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韩信等人的拥立下成就霸业称帝,建立汉朝,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是古代草根逆袭成功的典型案例,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前也做过官,叫做亭长,这个亭长究竟是个什么官呢?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呢?跟随历史资料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古书上关于“亭长”的描述,也是支离破碎的。

刘邦在当亭长期间,曾获邀参加县长为吕太公举行的欢迎宴会。

有人说,宴请的时候,萧何是根据宾客们随礼的大小,决定宾客们的席位。不过,这个话并不对,因为这样安排,似乎并不符合一般安排宾客坐席位的习惯。一般安排宾客的习惯,是按照职位的大小,或者是爵位的贵贱来决定的。所以,我认为萧何当时安排宾客的席位,应该也是按照这个。只不过,除了照顾贵宾以外,对于那些随礼比较多的,也特别安排到堂上的席位去坐。《史记》上是这样记载的: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这显然是对那些没有资格坐堂上的人,一种特别的考虑。

可以看出,刘邦的职位(他当然没有爵位)是很低的,没有资格坐在堂上。这个职位甚至比萧何、曹参等人都低,萧何一个主吏,相当于一个科级干部,和乡长差不多。因此,可以看出,刘邦的官职是还没有乡长大的。

正因为刘邦的职位低,没有资格坐堂上,因此,他才随口说一句“贺钱万”,也才拥有了坐到堂上的资格。

后来,刘邦负责押解徒众去骊山。“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这里的“徒”,指的就是刑徒。

汉朝的列侯中,等级分别是县侯、乡侯、亭侯。侯爵既然有这样的等级,肯定是从县长(县令)、乡长、亭长得到启示,对应起来的。,由此可见,亭长应该就是一个村长。所以在刘邦压“刑徒”去骊山的路上,很多“刑徒”逃跑了,刘邦因此干脆把他们给放了,放了“刑徒”也相当于刘邦丢了这个官。如果不是这样的官职太小了,刘邦怎么可能舍得丢掉呢?以至于刘邦干起来特别没劲。所以亭长应该是现在的村长,或者是如果在城市里,就是一个社区主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刘邦曾经做过的亭长是个多大的官?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