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要行仁义
大人物做人做事,绝不抠抠搜搜,而是坦荡心肠,以仁义为上,最大程度地让别人明白自己,信任自己;而小人物做人做事则是像老鼠一样,只会乱打洞。
强者谋事的手段
吃人的叫魔君,救人的才叫英雄。刘备虽然不及曹操霸道,但他能救人帮人,比曹操更有英雄气概。曹操为报父仇滥杀无辜,刘皇叔一心救陶谦,不惜在羽毛未丰时就与曹操这只大隼对抗,是个义人。
刘备打败袁绍后,暂时无事可做。这时曹操为报父仇,兵马浩荡来灭陶谦。陶谦求救于孔融,孔融求救于刘备,刘备大施仁义,致书曹操,为陶谦求情。曹操不理刘备,依然要进攻。恰逢吕布攻曹操,曹操只好放弃徐州,卖了个人情给刘备。
刘备启示录
○该救人时一定要救
陶谦与刘备本是朋友,况又有孔融相托。刘备救陶谦一半出于交情,一半出于公义。曹操者英雄也,但英雄也不能滥杀无辜。杀曹操之父的是陶谦的手下张闽,不是陶谦。曹操怪罪陶谦于情合理,株连杀人则非君子所为。刘备阻止曹操杀陶谦是为了行仁义。
刘备知道一封书信救不了陶谦,他已准备与曹操厮杀。这于他本来是无益的事,因为在诸侯会盟时,他与曹操第二次见面已有相知之感,进一步发展就可以合作了。在这节骨眼上,为了陶谦不值得与曹操交恶。但刘备仁义之心十分可贵,他做事凭的首先不是能力,而是良心。他不问自己能不能做到,他只问自己应不应该做,应该做就必须去做,哪怕失败也问心无愧。刘备继承了孔子“知其不可以为而为之”的仁义之风与救世精神,该救人时一定要救,出手不犹豫,同时保持了先礼后兵的君子风度,确实是个大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