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老家在天水,姜姓在当地应当说是名门望族,也就是当时的士族家族。虽然三国志等主要史料对姜维的家世情况交代的不是很清楚,但是从他少年出仕,担任郡功曹的经历来看,他的家族应该是当地士族家族。因为,汉末三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出身门第的时代,当官需要有人举荐,从而形成了地方士族之间相互援引,相互举荐出仕的圈子。
一般这个圈子都是以郡为单位,所以当时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都会给前面加上自己家族所在的郡,也就是所谓的郡望的概念。如果没有比较好的出身门第,是不可能得到被举荐出仕的机会的。比如说曹操是由司马懿的父亲举荐出任洛阳北部尉的,后来他得势之后就举荐了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出仕。
这种投桃报李的相互举荐和援引逐步形成了一个封闭性的圈子,而且圈子越来越小。比如曹操后来的文官队伍主要出自汝颖,也就是颍川郡和汝南郡。就是因为曹操的谋主荀彧是颍川名士,他出仕事曹之后,就举荐了同郡的许多名士到曹操麾下做官。
这就是说,如果姜维的家族没有人做官,不是大家族,那么无论他的能耐有多大,他也是没有机会被举荐出任郡功曹的。钟会的父亲钟繇本身就是当时的名士,从汉末开始就已经显姓扬名,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名士。在曹操平定关东时。钟繇在关中几乎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但却始终坚持没有反对曹操,反而在曹操与袁绍对峙的关键时刻,对曹操有所帮助。
曹丕篡汉入魏之后,钟繇一度担任曹魏的相国,后来又先后出任司空,太尉等名望隆重的顶级高官,曹丕对他也是非常尊重的。钟会也是少年成名,很早就以聪明闻名,很早就进入司马氏的核心圈子,参与司马昭的重大问题决策。尤其是在伐蜀的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反对,只有钟会表示支持司马昭。
所以,钟会一直都是以名士自居的,言行举止都有魏晋名士的风范。他对同样的名士就有自然的亲切感,而对与自己出身差距比较大的人,往往不够尊重。比如他对邓艾一直看不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邓艾出身比较低微,不是名士。所以钟会是把姜维当做士族出身的名士来对待的,自然容易气味相投。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二士争功的问题。伐蜀之战虽然是钟会赞成的,但钟会一直都是司马昭的谋士,没有独立领兵的经验。在出征的时候,虽然给了钟会镇西将军的名号,但这个名号一般地位是低于征西将军的,而征西将军是邓艾。
司马昭明显是对两人预先就做了安排,相互牵制,以免谁独大,军权过于集中。这个安排就是,钟会无论军事经验还是名望地位职位,都低于邓艾,但钟会名义上是伐蜀之战的魏军总指挥。邓艾久镇西陲,功勋卓著,是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当然不服气钟会。
所以,当钟会在汉中进展不顺利,被姜维廖化张翼等人阻击以后,钟会就一筹莫展了,甚至因为后勤粮运不继,有过过就此退兵的打算。这时候,邓艾偷渡阴平,从蜀军背后直插江油,然后在绵竹击破了诸葛瞻军,迫使刘禅君臣向他投降,从而立下了不世之功。
这个结局对作为总指挥的钟会来说,当然是很尴尬的。钟会作为总指挥,兵力远多于邓艾,却被姜维率领的蜀军阻击,不能前进,而邓艾却偷袭蜀军身后成功,抢了头功。钟会脸上自然没有光彩。
如果姜维这时候是向邓艾投降,那么钟会就完全没有任何功劳了。所以姜维看准了这一点,选择向钟会投降。这就意味着,送给了钟会一个大功劳。
因为姜维率领的是蜀汉主要的野战部队,也可以说是精锐主力军队。他率军向钟会投降,就让钟会可以在向朝廷表功的时候说,如果不是我在汉中方向死死的拖住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邓艾怎么会成功?我钟会才是灭蜀第一功臣。
也就是说,姜维的选择也是给了钟会一个救命稻草。而姜维看准了的也就是,可以借此挑拨邓艾与钟会的关系,制造混乱,他才好从中取事。
第三个原因当然是,有了姜维这样久历战阵的老将,加上钟会自己的魏军,力量就比较大了,进入四川后可以对邓艾形成压倒性优势,可以借机谋求像刘备那样,建立一个割据政权。
当然,邓艾钟会和姜维各自盘算了半天,都没成功,最终得利最大的,还是司马昭。钟会姜维邓艾只是在刚平定的四川制造了一场混乱,而司马昭则得到了蜀汉的全部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