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人物 > 中国人物 > 冯玉祥为什么赶溥仪出宫

冯玉祥为什么赶溥仪出宫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溥仪违约在先,冯玉祥赶他出宫并没什么不对。《清室优待条件》签订后,双方共同遵守多年,并无越界行为。民国政府给予清廷较大方便,溥仪若能遵守《清室优待条件》,冯玉祥便找不到借口赶溥仪出宫,张勋复辟一事,清廷积极参与复辟,率先违反《清室优待条件》基本精神,冯玉祥找到借口将溥仪赶出皇宫。

《清室优待条件》让溥仪丢失皇位,可大体上并未改变什么,依旧保持富裕生活,还有皇帝尊号,能给清室遗老发布命令。

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军获得胜利,各省相继宣布独立。革命之火瞬间遍布全国,清廷本想依靠北洋新军收拾革命军,北洋新军根本不听摄政王载沣之令,载沣请袁世凯出山后便辞去一切职务回家养老去。

载沣走了,隆裕太后成为清廷最高领导人,她本为弱女子,无政治经验,除了照顾小皇帝,并无能力处理当下危局,将切权利交给袁世凯,袁世凯成为内阁总理大臣,全面负责镇压革命军。

袁世凯心中并不想挽救清廷,一方面他调集北洋军镇压武昌革命军,另一方面私底下和革命军密谈,只为让自己多捞点好处。革命军力量不够强大,为确保政权平稳过度,经过多番协商后,清帝退位,袁世凯成为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为能当上大总统,周旋于民国政府和隆裕之间,经过多番探讨后达成《清室优待条件,袁世凯软硬兼施逼迫隆裕太后签订《清室优待条件》,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退位诏书》。年幼溥仪未尝到皇帝滋味,成为清废帝。

清朝灭亡后,满清遗老遗少对隆裕太后百般指责,隆裕太后内心憔悴,没几年便去世了。

张勋复辟:1917年6月,长江巡阅使张勋领兵五千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进入北京。张勋进入北京根本目的在于拥戴退位溥仪重新登上皇位。7月1日,张勋发动政变将溥仪重新扶上帝位。奈何仅过十二天,张勋复辟便宣告破产,灰溜溜逃往荷兰使馆,溥仪退位。

张勋筹备良久,获得各省督军支持,他之所以会迅速失败,在于他是个不守信之人。复辟当日,张勋被封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忠勇亲王等爵位,集大权于一身。这家伙忘恩负义,并未给相关政变参与者足够利益。

几天后,全国各地反对复辟呼声极高,各省督军干脆全部翻脸“保卫共和”。在天津段祺瑞立即起兵讨伐张勋。张勋无力抵抗,逃入荷兰使馆。

冯玉祥赶溥仪出宫: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总统曹锟。冯玉祥本身对清室无好感,征得内阁同意后,修改《优待清室条例》,废除溥仪皇帝尊号,让鹿钟麟、张壁驱赶溥仪出宫。

冯玉祥也算厚道,并未限制溥仪人身自由,让其有安当生活,可溥仪内心复辟之心不死,到天津后,完全放飞自我。溥仪在这里受到极高待遇,外国人称其为“皇帝”,这让溥仪又找回当皇帝感觉,很希望再一次恢复帝位。

各国领事、驻军司令表面上尊重溥仪,实际上对他没有实际上帮助,让溥仪内心受到打击。日本抓住机会,让土肥原贤二游说溥仪,许诺重新让溥仪登上皇位,溥仪本对皇位无限向往,毫不犹豫答应前往东北当傀儡皇帝。

双方均未积极遵守《优待清室条例》成一纸空文

《优待清室条例》核心条件便是大皇帝赞成共和国之政体。民国政府不废尊号,给生活费,又派人保护陵寝。《末代皇帝》有这样一幕,溥仪和溥杰有过争执,溥仪为证明自己是皇帝,让身边太监喝下墨水。从中能看出溥仪对皇位有无限向往,这也为其后来复辟埋下伏笔。

张勋扶持其当皇帝一事,正中溥仪下怀,让其光明正大撕毁《清室优待条件》。民国也有违约之举,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并未足额支付生活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孙殿英还挖过清朝皇陵。

清室、民国均有违约精神,可实际上清室过错会较大,1917年复辟一事让《清室优待条件》变成一纸空文。反观民国政府也算守信用,毕未完全不管清室死活,有支付一定数额生活费。

综合所述:民国政府本拥有紫禁城主权,紫禁城作为民国土地,存在一个皇帝,本就极为不合理行为,这种问题,就算冯玉祥不处理也会有其他人处理。

因此,冯玉祥驱逐溥仪一事本就是清室违约在先,他只是利用清廷犯错,顺道将清室赶出皇宫。可没选择个恰当时机,让日本人抓住机会策反溥仪。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冯玉祥为什么赶溥仪出宫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