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人物 > 中国人物 > 小白玉霜指的是谁

小白玉霜指的是谁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
0

李再雯,也称小白玉霜(1922年—1967年12月21日)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白派传人,是20世纪50、60年代的评剧泰斗和领头羊。

小白玉霜曾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中国评剧院艺委会主任。1950年全国第一次政协会议上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

简介

小白玉霜,评剧旦行女演员。原名李再雯,小名福子,祖籍山东,5岁随父亲从天津逃荒到北京,父母亲养不起她,就把她卖给了著名评剧演员、白派创始人白玉霜做养女,评剧新白派创始人。白玉霜请了天津有名的评剧彩旦李文质(有的版本称为李文祉)做她的启蒙老师。李文质讲究演唱技巧,板、字、气、腔都很有功夫。再雯聪明好学,刻苦用心,打下了坚实的唱功基础。

后来,再雯随同白玉霜演出,在艺术上又受到很深的熏陶,逐步掌握了白玉霜的唱腔和表演技巧,继承了白玉霜的演唱风格。14岁登台演戏,在她16岁那年,白玉霜不辞而别,戏班为了维持生计,让她接替母亲担任主演,挂出了“筱白玉霜”的牌子。她的演出,意外地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几年之后,白玉霜在北京病故,筱白玉霜正式挑起了母亲的班子。在京津一带享有盛名。她是阳秋、玉海、新中华等评剧团的创始人。

艺术特色

小白玉霜音色纯正,音域宽广,她的行腔柔润平稳,深沉流畅,演唱圆润隽永、低回婉转,讲究节奏的变化及快慢、轻重的对比,形成了韵味醇厚、朴素大方的演唱特色。筱白玉霜扮相大方,善用眼睛传神,表演风格轻淡素雅,细腻含蓄,不浮不泛。无论是演唱技巧的运用,还是唱腔的设计安排,她都能从刻画人物出发,细腻而真切地表达人物感情,树立好人物的音乐形象。

个人作品

她的代表剧目古装戏有:《朱痕记》《闹严府》《杜十娘》《秦香莲》《桃花庵》《玉堂春》《临江驿》《打狗劝夫》《劝爱宝》《珍珠衫》《红娘》《小借年》等。建国初期主演的革命现代戏《兄妹开荒》《农民泪》《九尾狐》《千年冰河开了冻》《小女婿》《罗汉钱》等。一九五三年中国评剧团建团后,排了《秦香莲》一剧,她塑造的秦香莲形象是她表演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艺术传承

小白玉霜英年早逝,身后并无子女。她虽然没有嫡传弟子,但她的唱腔却广为流传。

刘萍被称为小白玉霜的弟子,白派传人。小白玉霜受迫害致死后,刘萍以受过小白老师指点而作为白派弟子进行培养,而且因为全国白派弟子几乎接近于零,所以她才能崭露头角,成为“新星”。

刘萍的弟子王冠丽是白派表演艺术的第四代传人,现任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团长。评剧白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历四代,已有70余年历史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白玉霜指的是谁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