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百科 > 中国最古老的汉医方书:《五十二病方》

中国最古老的汉医方书:《五十二病方》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
0

《五十二病方》

中医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今人常常有感于此: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疾病,竟被中医药方给治好了。中医流传千年,其内容经过反复论证实践,自然是会药到病除的。那么中国最古老的汉医方书是什么呢?

帛书《五十二病方》是现知中国最古的汉医方书,全书为九千九百十一字,抄录于一高约24厘米、长450厘米长卷之后5/6部分,卷首列有目录,目录后有“凡五十二”字样,每种疾病均作为篇目标题,与后世医方书之体例相同。

现存医方总数283个,用药达247种,书中提到的病名有103个,所治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此书所载绝大多数为外科病,其次为内科疾病,还有少量妇儿科疾病。书中除外用内服法外,尚有灸、砭、熨、薰等多种外治法。

帛书《五十二病方》,现存一万余字,全书分52题,每题都是治疗一类疾病的方法,少则一方、二方,多则二十余方。现存医方总数283个,用药达247种,书中提到的病名有103个,所治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内科病的治疗在全书中所占比重不大,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治疗内科病的水平。如该书对“癃”即淋病的治疗,处方合理,且大多为现今临床所沿用。尤其是血淋、石淋、膏淋、女子淋的分证治疗,可以说是对淋病进行辨证论治的雏型。全书以外科病所占比重为最大,也最为突出。该书在论述疽病的治疗时,已初步运用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其处方讲究加减化裁,注意对证用药。例如:“睢(疽)病,冶白莶(蔹)、黄蓍(耆)、芍乐(药)、桂、姜、椒、朱(茱)臾(萸),凡七物。骨睢(疽)倍白签(蔹),(肉〕睢(疽)(倍)黄蓍(耆),肾睢(疽)倍芍药,其余各一。并以三指大最(撮)一入怀酒中,日五六饮之,……。”这就是说,一般疽病用白蔹、黄耆、芍药、桂、姜、椒、茱萸等七味药物通治,但必须注意辨证,症状不同,则用药的分量亦各有区别。

《五十二病方》在论述痔疮的治疗时,除了运用各种药物疗法外,还记载了精彩的手术疗法。其它所载治法多种多样,除了以内服汤药为主之外、还有大量的外治法,如敷贴法、烟熏或蒸气熏法、熨法、砭法、灸法、按摩疗法、角法(火罐疗法)等。治疗手段的多样化,也是当时医疗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中国最古老的汉医方书:《五十二病方》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