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百科 > “青楼”一开始并不指“妓院” 为何后来成为烟花之地代名词

“青楼”一开始并不指“妓院” 为何后来成为烟花之地代名词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48
0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古时有将妓院称为“青楼”的说法,青楼的称呼更为内敛委婉,然而其实“青楼”一开始并不是用于形容妓院,而是指豪华精致的雅舍,有时则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青楼”被当做妓院是唐宋之后的事情。


    等到了南北朝的时候青楼开始和妓院挂钩,南朝梁刘邈《万山见采桑人》诗:“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倡有指妓女,通“娼”,这边可能指家妓。此后的文人墨客都称“青楼”为妓院了。 


    唐朝的时候青楼就逐渐成为了烟花之地的代名词,唐朝最有名的烟花之地叫北里。位于长安的北康里,因为在长安的北边所以称“北里”。


    唐代因为诗歌极盛所以青楼名妓几乎没有不懂诗的,能写诗的也很多,诗写得好的不乏其人。《全唐诗》收有21个妓女的136首诗,足以令才子佳人自叹不如。然而,这个数字比起当时青楼名妓们实际创作数量的总和,不过十之一二。这其中,有关盼盼的《燕子楼》三首,张窈窕的《寄故人》,史凤的《迷香洞》等七首,徐月英的《送人》,薛涛的《春望词》、《谒巫山庙》等。 


    宋、元以后,“青楼”的偏指大行于世,反而成了烟花之地的专指,不过比起平康、北里、章台、行院等词更为风雅。作为上等妓院,青楼中的妓女,一般是艺妓,卖艺不卖身,当然也有两种服务都提供的。但无论如何,吟诗诵词、弹琴唱曲,仍是最主要的节目。她们中间不乏才华洋溢的诗人、说唱文艺家和戏曲表演艺术家,如薛涛、张窈窕、严蕊、周月仙、张玉莲、马湘兰、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青楼”一开始并不指“妓院” 为何后来成为烟花之地代名词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