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发布“山西临汾桃园遗址史前房址”考古成果,其最重要的发现是清理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半地穴式房址,现存较完整的地面、部分墙体、柱洞、火塘等结构,为深入了解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文化面貌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临汾桃园遗址位于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南部桃园村东南与襄汾县邓庄镇寺头村北交界处的黄土台地上,2016年,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临汾市文物考古工作站等单位为配合青兰高速山西境(长治至临汾段)建设项目,在公路建控范围内对桃园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本次发掘面积共计2500平方米。
本次发掘的遗迹遗物主要为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时期和东周时期。其中,新石器时代遗迹以各种类型的灰坑居多,发现半地穴房址4处,灰坑近300个,出土大量的红陶尖底瓶、平底瓶、彩陶盆、彩陶钵、夹砂罐等庙底沟时期典型的陶器残片,另有磨制石器、骨器等物,是一处史前聚落遗址。东周时期遗迹除大量灰坑外,主要以小型墓葬居多,随葬有鬲、豆、罐等器物组合。
本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是清理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半地穴式房址,地面形状呈五边形,面积约90平方米,现存较完整的地面、部分墙体、柱洞、火塘等结构。其中,地面坚硬平整,存在多次修整痕迹;现存墙体的最高处,距房址地面约50厘米,墙体应为木骨泥墙,墙基处可见成排柱洞,内侧墙壁经涂抹草拌泥后,灼烧、修整,较平整;房址内南部有火塘1处,为圆形竖穴状,口径近1.1米,应为古人取暖、照明、炊事之所用;房址中央分布4个中心柱洞,部分柱洞清晰可见房屋中心柱灼烧碳化后的痕迹。
据介绍,该房址是山西地区迄今面积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大型房址。同时期同类大型房址在河南灵宝西坡遗址、陕西华夏泉护村遗址、陕西彬县水北遗址均有发现。由于庙底沟时期是我国史前文化最繁盛、辐射力最强的一个阶段,可谓史前文明向中华文明进阶中的重要步骤,其核心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而晋南地区是该中心的一个重要区域。本次考古发掘地点位于这一核心区域,聚落遗迹丰富且保存较完整,为深入了解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文化面貌等提供了一批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对今后认识同时期的同类聚落遗址具有指导意义。(原文刊于《山西经济日报》2017年11月27日02版)
临汾桃园遗址位于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南部桃园村东南与襄汾县邓庄镇寺头村北交界处的黄土台地上,2016年,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临汾市文物考古工作站等单位为配合青兰高速山西境(长治至临汾段)建设项目,在公路建控范围内对桃园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本次发掘面积共计2500平方米。
本次发掘的遗迹遗物主要为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时期和东周时期。其中,新石器时代遗迹以各种类型的灰坑居多,发现半地穴房址4处,灰坑近300个,出土大量的红陶尖底瓶、平底瓶、彩陶盆、彩陶钵、夹砂罐等庙底沟时期典型的陶器残片,另有磨制石器、骨器等物,是一处史前聚落遗址。东周时期遗迹除大量灰坑外,主要以小型墓葬居多,随葬有鬲、豆、罐等器物组合。
本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是清理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半地穴式房址,地面形状呈五边形,面积约90平方米,现存较完整的地面、部分墙体、柱洞、火塘等结构。其中,地面坚硬平整,存在多次修整痕迹;现存墙体的最高处,距房址地面约50厘米,墙体应为木骨泥墙,墙基处可见成排柱洞,内侧墙壁经涂抹草拌泥后,灼烧、修整,较平整;房址内南部有火塘1处,为圆形竖穴状,口径近1.1米,应为古人取暖、照明、炊事之所用;房址中央分布4个中心柱洞,部分柱洞清晰可见房屋中心柱灼烧碳化后的痕迹。
据介绍,该房址是山西地区迄今面积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大型房址。同时期同类大型房址在河南灵宝西坡遗址、陕西华夏泉护村遗址、陕西彬县水北遗址均有发现。由于庙底沟时期是我国史前文化最繁盛、辐射力最强的一个阶段,可谓史前文明向中华文明进阶中的重要步骤,其核心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而晋南地区是该中心的一个重要区域。本次考古发掘地点位于这一核心区域,聚落遗迹丰富且保存较完整,为深入了解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文化面貌等提供了一批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对今后认识同时期的同类聚落遗址具有指导意义。(原文刊于《山西经济日报》2017年11月27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