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是今宁波地区出现最早的地名之一;古鄞县则是今宁波地区最早设立的四县(句章、鄞、 、余姚)之一。据文献记载,秦汉时期已设立古鄞县,直至隋代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并入句章后废弃,其前后延用凡800余年。
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根据国家文物局立项课题“宁波地区古代城址考古工作计划”,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等科研机构,对今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一带展开了跨越4个年头、持续2年多的野外考古调查勘探、解剖试掘和文献梳理、遥感航拍、雷达扫测、影像分析、三维扫描、科技检测等工作。共完成调查勘探面积约80万平方米,试掘探沟8条,出土陶、瓷、石、铁等各类遗物标本与建筑构件300余件,发现不同历史时期夯土城墙、水池、作坊、水井、灶、灰坑、烧灰面、红烧土堆积等遗迹现象多处。主要考古成果体现在:
一是找到了鄞县故城的具体位置。根据考古发现,结合历史文献与方志记载,可以确定今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城山南侧为秦汉时期至隋代的古鄞县县治所在。
二是探明了鄞县故城的城址范围。考古发现表明,鄞县故城系以夯土墙体与城外水系为围合空间,城址周长约750米,面积约3.7万平方米,是一座特色鲜明的依托山体与水系兴筑的早期县级城邑。从具体考古情况看,其夯土城墙位于城山顶部,沿山脊线走向分布,目前共探明西、北、东三段共360米,其中北段墙体保存较好,呈长条状,上窄下宽,顶部现存宽度约4.1米,底部现存宽度约7.5米,残高约1.6米;水系主要位于城山东、南侧,探明面积约5.8万平方米;居住区主要位于城山南坡,面积约1.17万平方米,其上部多为建筑废弃后形成的瓦砾堆积,下部为黄土堆积,局部见有厚达1.2米的夯筑建筑基础。此外,在城址的南侧,发现有一处堆积有坯料的作坊遗址;在城址的周边,历年来发现过数量丰富的古墓,当为那一时期的墓葬区所在。
三是印证了鄞县故城的兴废年代。文献记载中的古鄞县始设于秦汉时期,终废于隋代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前后延用凡800余年。这一兴废时间与本次考古出土的遗物特征及碳十四测年结果基本吻合,也可相互印证。有所不同的是,考古发现还表明,早在设立古鄞县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白杜一带应已有较多人群在此聚居生活,这为秦汉之际古鄞县的设立奠定了基础;而其城墙的修筑,应不早于东汉晚至孙吴时期,在时间上晚于古鄞县的设立,或与东吴时期“诏诸郡县治城郭”(《三国志·吴书)有关。
鄞县故城的发现,以其既不同于平原型城址、也不完全同于防御型山城的鲜明特色,不仅为深入研究宁波古代城市发展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案例,对于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山城、水城的特征及其演变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历史价值。其发现不仅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也同样得到了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关心重视和全力支持。下一步,市考古所将根据市局安排,与奉化区政府共同推进鄞县故城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以进一步丰富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助力文化强市与“名城名都”建设。
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根据国家文物局立项课题“宁波地区古代城址考古工作计划”,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等科研机构,对今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一带展开了跨越4个年头、持续2年多的野外考古调查勘探、解剖试掘和文献梳理、遥感航拍、雷达扫测、影像分析、三维扫描、科技检测等工作。共完成调查勘探面积约80万平方米,试掘探沟8条,出土陶、瓷、石、铁等各类遗物标本与建筑构件300余件,发现不同历史时期夯土城墙、水池、作坊、水井、灶、灰坑、烧灰面、红烧土堆积等遗迹现象多处。主要考古成果体现在:
一是找到了鄞县故城的具体位置。根据考古发现,结合历史文献与方志记载,可以确定今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城山南侧为秦汉时期至隋代的古鄞县县治所在。
二是探明了鄞县故城的城址范围。考古发现表明,鄞县故城系以夯土墙体与城外水系为围合空间,城址周长约750米,面积约3.7万平方米,是一座特色鲜明的依托山体与水系兴筑的早期县级城邑。从具体考古情况看,其夯土城墙位于城山顶部,沿山脊线走向分布,目前共探明西、北、东三段共360米,其中北段墙体保存较好,呈长条状,上窄下宽,顶部现存宽度约4.1米,底部现存宽度约7.5米,残高约1.6米;水系主要位于城山东、南侧,探明面积约5.8万平方米;居住区主要位于城山南坡,面积约1.17万平方米,其上部多为建筑废弃后形成的瓦砾堆积,下部为黄土堆积,局部见有厚达1.2米的夯筑建筑基础。此外,在城址的南侧,发现有一处堆积有坯料的作坊遗址;在城址的周边,历年来发现过数量丰富的古墓,当为那一时期的墓葬区所在。
三是印证了鄞县故城的兴废年代。文献记载中的古鄞县始设于秦汉时期,终废于隋代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前后延用凡800余年。这一兴废时间与本次考古出土的遗物特征及碳十四测年结果基本吻合,也可相互印证。有所不同的是,考古发现还表明,早在设立古鄞县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白杜一带应已有较多人群在此聚居生活,这为秦汉之际古鄞县的设立奠定了基础;而其城墙的修筑,应不早于东汉晚至孙吴时期,在时间上晚于古鄞县的设立,或与东吴时期“诏诸郡县治城郭”(《三国志·吴书)有关。
鄞县故城的发现,以其既不同于平原型城址、也不完全同于防御型山城的鲜明特色,不仅为深入研究宁波古代城市发展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案例,对于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山城、水城的特征及其演变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历史价值。其发现不仅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也同样得到了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关心重视和全力支持。下一步,市考古所将根据市局安排,与奉化区政府共同推进鄞县故城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以进一步丰富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助力文化强市与“名城名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