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现场 > 湖北荆州开元观考古发掘初步揭示千年开元观沧桑史

湖北荆州开元观考古发掘初步揭示千年开元观沧桑史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荆州开元观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通过省文物局评审验收后,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开元观环境整治项目考古发掘”,经过第一阶段工作,开元观中轴线“圣道”逐渐显露真容,考古发掘初步揭示了开元观数百年来的沧桑历程。
  
  开元观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陈程介绍,这条“圣道”位于地表以下0.6—0.8米处,处在“山门—雷神殿—三清殿—祖师殿”古建筑中轴线上,自南向北,道宽1.4—2.5米,初步推断为明清时期的砖石混铺道路,属开元观考古发掘重要发现,在类似古建筑考古发现中也非常罕见。
  据了解,道教建筑布局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园林式建筑与自然环境中的山石、河水、树木互相结合在一起;另一种是依礼制布局,以中轴线贯穿,主要殿阁都建在中轴子午线之上,对称布局,井然有序。从现存古建筑及目前考古发掘情况可确定,开元观属于第二种,一条“圣道”将主要建筑物串联起来,呈现出古朴之制。
  
  “对文物的保护,要建立在考古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客观评估,再科学规划”,荆州博物馆副馆长、考古所所长杨开勇介绍,这条“圣道”地发现,揭示了开元观明清时期中轴线道路的基本状况,进一步表明了当时的基本格局,对开元观整体保护修复及环境整治具有重要价值,也对类似古建筑相关保护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深入,还将发现新的古代遗存,将对“圣道”及其它古代遗存状况和保存环境进行客观评估后,编制相应的文物保护展示设计方案。
  
  杨开勇说,初步的文物保护展示设计方案是对保存较好的“圣道”加装保护材料、设备(如硅胶护垫、特种玻璃罩等),对缺损较为严重的部分,考虑采用仿古材料以原工艺进行加固、修复,既有原真性,又有识别性,既可以保证文物保存条件的稳定性,又可以让观众体验到当时的风采,感受到历史的沧桑,非常令人期待。
  
  相关资料:荆州“三观”之一——开元观位于荆州古城西门内荆州博物馆园区内,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713-741)年间,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重建,坐北朝南,占地8305平方米,沿中轴线往后依次为山门、雷神殿、三清殿、祖师殿。山门为四柱三门牌楼式,明间庑殿顶,上檐饰重翘九踩如意斗拱,次间悬山顶,重翘七踩品形斗拱;山门后的雷神殿为清代硬山建筑,面阔三间;三清殿台基高约1米,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饰五踩重翘斗拱,平身科斗拱,麻叶斗拱托拱枋;最北面的祖师殿建在3.65米的高台之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红墙绿瓦,四周有回廊,飞檐皆雕饰有龙头。殿内雕梁画栋,正中上方绘五色龙凤,形态栩栩如生。祖师殿前设置有一道天门,砖石结构,单门道,庑殿顶,正脊两端装饰有鱼吻兽和正吻一对。
 
(原文标题:圣道”初现 考古发掘揭示千年开元观沧桑史)
责编:李来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湖北荆州开元观考古发掘初步揭示千年开元观沧桑史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