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考古学中的CONTEXT观念
在讨论CONTEXT方法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CONTEXT观念在西方考古学中的发展演变情况。
CONTEXT一词在现代英语中的本意是“上下文关系”,即文章中的一个字、词在上下文中的位置及其与其它字、词的关系,正是在这一特定的位置和关系中,该字、词的确切含义才能被认定 。比如,我们可以说“傻”在某一上下文关系(CONTEXT)中表示智力低下,在另一处上下文关系(CONTEXT)中又可以表示亲昵。由此本意引申,CONTEXT特指某事物存在的具体环境,正是在这一具体环境中,在与同环境内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中,该事物的性质、功能等才能被确定。在考古学中,CONTEXT被定义为遗物、遗址甚至考古学文化被发现或曾经在其中运做的环境 。考古遗存只能在其特定的环境中被解释。
CONTEXT观念在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于我们前辈的考古学家头脑之中。1883年,被称为“史前考古学之父”的法国考古学家彼特尔,做出法国阿布维尔发现的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石器是史前人类制做的工具这一著名推断时,依据的就是石器出土的具体环境(CONTEXT)― 与已经灭绝的哺乳动物骨骼同出于更新世砾石层中。在以后的考古学实践中,各国考古工作者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确定遗存的出土环境做为进行文化属性判断、功能分析等深入研究的前提。本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美国的考古工作者因其特有的文化人类学传统,开始对片面重视文化遗物的类型学研究的学术风尚产生质疑,强调对遗物的功能分析,因之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复原遗物出土环境,在这一具体环境中分析遗物功能的观念 。50年代,著名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在论述什么是“考古资料”(archaeological record)时指出:考古资料不是由一些偶然发现的孤零零的遗物组成的,只有当遗物做为废弃物被发现于居址中,或做为随葬品被发现于墓葬中,亦即它们存在于特定的环境(CONTEXT)中时,才成为考古资料,具有真正考古学意义上的研究价值,它们的功能、文化属性等才能被确定 。随着60年代开始兴起的“新考古学”浪潮,随着聚落考古、环境考古等新的考古学方法的提出和实践,CONTEXT观念的内涵被不断丰富。80年代,美国考古学家费根将考古遗存的CONTEXT分为原生(primary context) 和次生(secondary context)两类,前者指遗存的埋藏环境未被扰乱,后者指被后代的自然或人类行为扰乱过的埋藏环境。费根特别强调CONTEXT体现的是遗存间的空间关系,他将这种空间关系分为遗物(artifacts)、建筑(structure)、遗址(site)和区域(region)四个层次,认为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层次的人类行为 。这明显是受到聚落考古的影响 。布泽尔则更强调CONTEXT一词的拉丁语原意“相互交织”和“联系”,认为在考古学中CONTEXT是指小到一件遗物,大到一个遗址群赖以存在的,包含有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交织联系体(MATRIX),这一联系体是四维的,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 。作为一位致力于运用考古学资料进行人类生态学研究的学者,布泽尔特别重视自然因素在交织联系体中的作用。
总之,CONTEXT在西方考古学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观念,虽然它的内涵被不断扩充,不同学者解释这一观念时的侧重点也有不同,但它的基本内容是没有改变的,即强调所有考古遗存都应该在,也只能在其特定的外部环境中,在与同环境内各种因素的联系中被认识和解释。
二、CONTEXT成为考古发掘中的操作单元
以CONTEXT(实际应用中简写为C)命名所有地层单位是CONTEXT方法得名的由来。
自60年代开始,由于各种新的考古学思潮的兴起,由于许多自然科学手段的引入,以更加细致的操作获取更多古代信息成为考古田野工作的潮流。除传统的地层、灰坑、墓葬、房址等之外,曾经长时间暴露在地表的自然平面(surface)、一些可能包含有特殊信息的遗物组合等都成为田野工作中的重要操作单元,用一个内含更广的概念指代所有这些地层单位成为需要。以CONTEXT命名是一种选择。不同层次的考古学研究中,CONTEXT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对于某件遗物来说,其CONTEXT,即出土时的外部环境一般就是它所属的地层单位。如对于地层中出土的一块陶片,其CONTEXT就是该地层;对于一件出土于房址居住面上的石器,其CONTEXT就是该房址的居住面。因为CONTEXT与地层单位之间存在的这种对应性,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CONTEXT观念日益受到重视的学术背景下,英国的一些考古工作者干脆以CONTEXT做为所有地层单位的通称,给以统一的编号,编号数字的大小不反映地层单位时间的早晚,而是依据编号时间的早晚。这种命名的目的既是给所有地层单位一个含盖面广的总称,也是对CONTEXT观念给予特别强调,使之在考古学研究的起步阶段―田野发掘中即进入研究者的头脑。
如果只是以CONTEXT命名各种地层单位的话,这种命名合乎CONTEXT观念的本意,因为这些地层单位正是其中包含物的特定外部环境。但可能是出于规范化的需要,可能是为细致地表达遗存中反映出的每一个人类行为的时间性,在实际应用中,灰坑、墓坑、柱洞的坑体,墓中的棺木、人骨以及一些重要遗物都被给以单独的CONTEXT编号。这时,CONTEXT命名已经脱离CONTEXT观念的内涵,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了。因此,1994年出版,由伦敦博物馆编写的《考古遗址手册》中,CONTEXT被简单定义为“一个具有层位意义的记录单元”,这一单元代表的是一个行动(action),它给遗址堆积带来积极的(positive,指增加遗址堆积,如文化层的堆积等)或消极的(negative,指减少或破坏遗址堆积,如灰坑、壕沟的挖掘等)影响 。曾经主持香港沙螺湾遗址发掘的英国学者祖彼德持同样的观点 。同是在70年代末期,有些考古学家以一个更具客观性的词“LOCUS”(其原义为“点、地点”)指代所有的地层操作单元。LOCUS被定义为地层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可辨识单位。只要某遗存占有一定空间,有可能而且有必要从周围遗存中分别出来,它就是一个LOCUS。LOCUS可以是地层(layer),地层中有特征的小土层("envelope" of soil ),平面(surface)、墙体(wall)、坑(pit)等 。使用LOCUS时,也是在全遗址统一按确定LOCUS的时间编号。
可见,实际操作中的CONTEXT命名法,与客观性更强的LOCUS命名法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已经是单纯的记录手段。但不能否认,它的使用对于强化田野工作中的CONTEXT意识,在发掘中突破固有概念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发现和确定新的有意义的遗迹现象有重要作用。至于其不分类,按照发现时间顺序的编号体系,在田野操作中有一定的方便性,但也为后期整理工作带来了麻烦。
三、哈里斯层位关系图(Harris Matrix)
运用哈里斯层位关系图表示各CONTEXT间的时间早晚关系,被认为是CONTEXT方法的重要特征,其创制人英国考古学家爱德华•哈里斯也被一些学者认定为CONTEXT方法的创始人。
哈里斯层位关系图由英国考古学家爱德华•哈里斯在1973年提出,并于1974年发掘英国温彻斯特(Winchester)下布鲁克街遗址(Lower Brook Street site)时正式使用。其目的是反映遗址中所有地层单位的地层时间顺序(stratigraphic sequences)。它以长方形框代表地层单位,框内填有层位编号,利用各长方形框的位置和连线方式表示层位间的时间关系。哈里斯认为地层单位之间存在三种情况:即没有发生直接关系、有叠压关系(in superposition,其中包含有我们常说的叠压和打破两种关系,因为哈里斯在此主要是想指明地层单位间的一种情况是存在直接可见的时间先后关系,所以没有区分这种关系表现的具体形式)和等同关系(指在发掘中因种种原因给了不同编号的同一文化层或遗迹等)。这三种情况分别用长方形框间无直接连线、有单线相连和有二平行线相连表示(见附图)。哈里斯特别强调,层位关系图的目的只是为了形象地表示层位间的时间先后关系,并不是地层剖面图图解。如在附图中,单位30与17、单位22、14、13、9等与单位10是否有直接接触关系在层位关系图中是看不出来的,打破和叠压也不做区别。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层位关系图中复原地层剖面,我们要获得的是经过提炼的时间关系 。制做出整个遗址的层位关系图后,运用一些辅助手段,结合遗物的类型学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进行文化分期研究。
大规模发掘中,全遗址的层位关系图是相当复杂的。哈里斯发掘下布鲁克遗址时制成的层位关系图包含有10000多个单位,贴了满满一墙,在全部用长方框表示的众多单位中寻找一个单位,要费很长时间。此外,层位关系图与实际地层剖面存在一定距离,使用时会造成很多困难。因此,许多学者试图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加拿大学者帕斯提出用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类别的地层单位,并进行了实践 。罗美娜在编制香港东湾仔遗址的层位关系图时也采用了此法 。
目前,哈里斯层位关系图已被世界很多国家的考古工作者使用,它并不是主要在英国和香港地区使用的CONTEXT方法的专用手段,其创制人哈里斯在其著作《考古地层学原理》(Principles of Archaeological Stratigraphy)中也极少使用CONTEXT概念,在提及地层单位时使用的是stratigraphic unit、layer、feature等词。
中国内地的考古工作者也经常使用图解的形式表示遗址中的地层关系。哈里斯层位关系图,表面上看只是在我们的表示法中给第1层、M2之类的地层单位加上长方框,并变我们习惯的横向表示为竖向表示,其忽略叠压、打破分别的做法似乎还显得粗疏,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有一整套考古地层学理论支持的,更加规范化的层位关系表达手段,无疑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综上所述,如果将以CONTEXT通称所有地层单位、对各单位统一实行CONTEXT编号和以哈里斯层位关系图表示遗址层位关系作为CONTEXT方法的基本特点的话,它与我们使用的在“惠勒式发掘法” 基础上形成的发掘方法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但CONTEXT方法中体现出的开阔思路,从遗存中获取更多信息的精神,及其规范化的记录体系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使我们深切感到对现行的田野操作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的必要。
注释:
a 李浪林:《系统考古单位的定义和应用》,《东南亚考古论文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1995年。
b 商志谭、吴伟鸿:《香港考古学发展史简论》(下),《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3期。
香港特别行政区古物古迹办事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香港回归后首次考古发掘获丰硕成果》,《中国文物报》,1998年1月7日。
《朗文现代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国现代出版社,1986年。
Frank Hole and Robert F.Heizer: An Introduction to Prehistoric Archeolog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INC. 1969.文中为意译,原文为:"Context is the environment within which things(artifacts,sites,and even cultures)are found or within which they operate."
Gordon R Willey and Jeremy A Sabloff: A History of American Archaeology, Thames and Hudson Ltd. 1974, P.135-148.
V.Gordon Childe: Piecing Together the Past , Routledge Kegan Paul Ltd ,1956, P.30-31.
Brian M Fagan: In The Beginning , Little , Brown Company,1985, P.93-96.
聚落考古因为主要以遗存的空间关系为研究对象,所以又称为空间考古(spatial archaeology)。空间考古中,也是将遗存的空间关系分为不同层次的,英国学者戴维•克拉克将其分为遗物(artefacts)、遗迹(feature)和资源区(resource space)三个层次。参见:
a 张广直:《谈聚落形态考古》,《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P74。
b David L. Clarke: Spatial Information in archaeology, Spatial Archaeology, Academic Press,1977, P1-28.
Karl W. Butzer: Archaeology as human ecolog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P.4. 本文为意译,原文为:"For archaeology, context implies a four-dimensional spatial-temporal matrix that comprises both a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a non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that can be applied to a single artifact or to a constellation of sites." 在这里,“matrix ”是借用地质学中的名词,中文译为“填质”或“基质”,“地质学中,有某些东西嵌入的物质称基质。它可以是包含晶体、化石、砾石、矿脉等的天然岩石;也可以是岩石中围绕较大颗粒的细粒物质。”(引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基质”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包含有晶体、化石、砾石、矿脉等的天然岩石是多种元素交织联系在一起的复合体,因此被借用来指称包含有各种人文元素、自然元素和遗存本身等多种因素的遗存赖以存在的外部环境。据此,我们在文章中将matrix译为“交织联系体”。matrix 是西方考古学中经常借用的一个词,但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不同涵义。有时它可以指称遗存周围的沙、泥、水等物质,这是借用matrix“也可以是岩石中围绕较大颗粒的细粒物质”这一内涵(见注7,P.91)。matrix还是一个数学名词,是“矩阵”的意思,也被考古学借用,详见注13。
Museum of London Archaeology Service: Archaeological Site Manual , Museum of London , 1994, 第1和第1•2部分。原文为:"A'context' is simply a unit of record , and is usually defined stratigraphically." "Any single action ,whether it leave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record within the sequence , is know as a 'context'."
Peter L.Drewett: Neolithic Sha Lo Wan ,Hong Kong: Field Methods and Results,《东南亚考古论文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1995年。
Dever, William G, and H.Darrell Lance: A Manual of Field Excavation , New York: Hebrew Union College-Jewish Institute of Religion ,1978. 转引自注15中的注解。locus一词有时特指同一大地层(level)中被分别编号清理的部分。(参见Martha Joukowsky: A Complete Manual of Field Archaeology , Prentice-Hall ,INC. 1980. P.171-172.
Edward Harris: Principles of Archaeological Stratigraphy , Academic Press, 1989.有学者将其译为“哈利士填质系统”(见注1b)。考古学中,matrix常被当作地质学名词借用(见注9),然而在此,哈里斯借用的是matrix在数学上“矩阵”的含义。因为哈里斯层位关系图是由许多内填地层单位号的长方形框按照一定原则排列而成的,形态上略似矩阵。但哈里斯曾明确说明,他使用matrix一词,只是取形态的相似,并没有任何数学上的含义。见本注引书 页34。
同注13,P.36。
Patricia Paice: Extension to the Harris Matrix System to Illustrate Stratigraphic Discussion of an Archaeological Site , Journal of Field Archaeology, Vol.18,1991.
Pamela R. Rogers and others: Tung Wan Tsai: A Bronze Age and Han Period Coastal Site, Antiquities and Monuments Office Occasional Paper No.3,1995.
“惠勒式发掘法”指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惠勒在30年代发掘英国梅登堡遗址时确立的发掘方法。它包括布探方、保留隔梁以观察剖面、按照地层的早晚关系发掘、记录遗物的空间位置及所属地层单位等一系列内容。惠勒的学生肯尼恩在50年代发掘耶利哥遗址时出色地运用了这一方法,因此,有人又称其为“惠勒-肯尼恩法”。参考:
a. Kathleen M. Kenyon: Beginning in Archaeology , Phoenix House Limited,1952.
b. Mortimer Wheeler: Archaeology from the Earth , Penguin ,1954.
本文曾发表于:《东南文化》1998年第4期,45-47页
(责任编辑: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