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西汉空心砖墓壁画二桃杀三士――云想衣裳系列

西汉空心砖墓壁画二桃杀三士――云想衣裳系列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
0
  二桃杀三士壁画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西汉空心砖墓中,图中表现的是《晏子春秋》记载的二桃杀三士故事,作三勇士因为争吃二桃,相继自杀情形,用笔接近写意,人物衣着面貌均表现的比较明确,可以一窥当时的衣冠服饰。画中三人均齐膝短衣,下身着大口,腰间配长剑,头部无冠,仅用小巾子约发,头发上耸,髯张开。《庄子》中曰:“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这种形容一直影响到两汉时期画家对于历史故事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故本图和沂南汉墓时刻“列士传”部分、武氏祠石刻“刺客传”部分,以及金雀山汉墓出土帛画中的武士形象,对古代义烈之士的反映,多有共通性。

二桃杀三士线描图 河南洛阳汉墓出土


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荆轲刺秦王故事

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帛画武士
 
  关于图中三人所着的短衣,《史记叔孙通传》中记载:“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衣短衣,楚制,汉王喜”。这种“短衣”可能是楚国旧有式样,西汉人一直沿用。

  图中还有一个身份较高的官吏,应为赐桃使者或晏婴形象。手执旌节,作三段垂穗,是所见画像时刻中较早的旌节形象,可以和《洛神赋图》中所见的旌节比较。其头部所着冠极小,附着头顶,和西汉初年墓葬中所出的彩绘木俑头上冠式相近。

  本图使者身后尚有二位手执器仗的侍卫,头上如在平巾帻另加一个薄纱笼巾。长沙马王堆西汉墓漆奁中,曾出土一完整的实物,应不是一般等级卑下的武卫所能用,或可能是史料中记载的所谓“武冠”,这一式样,既在汉代砖刻“亭长”及门卫头上见过,也在文人头上出现过。后来北朝官员所戴的定型漆纱笼冠,可能就是由它发展而来。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薄纱笼巾
 
参考文献: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7月。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洛阳西汉壁画墓的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
  《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出版,2010年8月。
  傅举有、陈松长编:《马王堆汉墓文物》,湖南出版社,1992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西汉空心砖墓壁画二桃杀三士――云想衣裳系列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