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钗: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发髻形式高大,发饰除一般形式的簪钗以外,流行一种专供支承假发的钗子。如贵州平坝南朝墓出土的顶端分叉式银簪银钗,承重的意义大于装饰的意义。湖南资兴南朝墓出土铜双股发钗,双股均作锥形,质朴无华,是作固发实用的。
金步摇:内蒙古自治区乌盟达茂旗出土一件,长19.4厘米,重87.37克。由一个主根生出两个支根,再向上分为四五个小支叉,每小支叉梢均有一金环,每个枝梢挂桃形金叶一片,总计为十四片,每片金叶均可摇动。是当时鲜卑族妇女所佩戴的步摇冠上的一种装饰,当走路头部摇动时,步摇上的金叶也随之颤动。佩戴方式可与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所画形象参照。
金步摇 内蒙古自治区乌盟达茂旗出土
指环:指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已较普遍,江苏宜兴晋墓和辽宁北票房晋墓出土的金指环,有环面一头狭一头宽,在宽的环面上凿出点纹的,既可装饰,又可在缝衣时作顶针之用。
玉双螭鸡心佩:江苏南京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早期墓出土1件,长7.1厘米 ,宽4.6厘米 ,的玉雕双螭鸡心佩,可能是一种颈饰的玉佩。玲珑透剔,设计新巧。
玉双螭鸡心佩 南京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早期墓出土
金奔马饰件: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鲜卑墓出土1件金奔马饰件,高4厘米 ,长8厘米 ,链已断,残长13.5厘米 ,也可能是一种颈饰。
金奔马饰件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鲜卑墓出土
带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带,头端装有金属带扣,带扣一般镂有动物纹和穿带尾用的穿孔,穿孔上装有可以活动的短扣针。
内蒙古和林格尔北魏墓出土一件嵌玉野猪纹金带饰,带钩长10.8厘米,带 长7.6厘米。铁心包金,钩、 均以嵌宝石的浅浮雕猪纹为主题图案。猪纹形象逼真,装饰精美,捶打技艺精湛,反映了鲜卑族金饰工艺的高度水平。
嵌玉野猪纹金带饰 内蒙古和林格尔北魏墓出土
金花饰片和金冠饰:山西太原北齐娄 墓出土一件用金片、金丝、金珠等焊成的金花饰片,镶嵌有珍珠、玛瑙、蓝宝石、绿松石、贝壳及玻璃等,繁缛富丽,残长15厘米,可能是一种头饰。
金饰 太原北齐娄 墓出土
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一件金冠饰,通高26厘米,冠饰上有六枝形顶花,每枝上绕三个环,环上各穿一金叶。
金冠饰 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出土
参考文献: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金银玉石卷》,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1994年10月。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10 金银玻璃珐琅器》,文物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9 玉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7月。
金步摇:内蒙古自治区乌盟达茂旗出土一件,长19.4厘米,重87.37克。由一个主根生出两个支根,再向上分为四五个小支叉,每小支叉梢均有一金环,每个枝梢挂桃形金叶一片,总计为十四片,每片金叶均可摇动。是当时鲜卑族妇女所佩戴的步摇冠上的一种装饰,当走路头部摇动时,步摇上的金叶也随之颤动。佩戴方式可与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所画形象参照。
金步摇 内蒙古自治区乌盟达茂旗出土
玉双螭鸡心佩:江苏南京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早期墓出土1件,长7.1厘米 ,宽4.6厘米 ,的玉雕双螭鸡心佩,可能是一种颈饰的玉佩。玲珑透剔,设计新巧。
玉双螭鸡心佩 南京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早期墓出土
金奔马饰件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鲜卑墓出土
内蒙古和林格尔北魏墓出土一件嵌玉野猪纹金带饰,带钩长10.8厘米,带 长7.6厘米。铁心包金,钩、 均以嵌宝石的浅浮雕猪纹为主题图案。猪纹形象逼真,装饰精美,捶打技艺精湛,反映了鲜卑族金饰工艺的高度水平。
嵌玉野猪纹金带饰 内蒙古和林格尔北魏墓出土
金饰 太原北齐娄 墓出土
金冠饰 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出土
参考文献: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金银玉石卷》,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1994年10月。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10 金银玻璃珐琅器》,文物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9 玉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