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运是辽宁大连人,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政科,能操一口流利的日语。“九一八”事变后,他只身入关投效,但请缨无路,生计都难以维持,不得已又返回关外。后来,日本关东军将他罗致,派为驻华南特务机关译员。因工作之便,夏文运不仅与板垣、土肥原、和知等人厮混极熟,与李宗仁也常有接触。李宗仁觉得夏文运为人正派,年轻热情,却不明白他何以甘心事敌,背叛民族,便找机会约夏文运一谈。见面后,李宗仁诚恳地说:“夏先生,我看你是位有德有才的青年。现在我们的祖国如此残破,你的故乡也被敌人侵占。祖国命运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你能甘心为敌人服务而无动于衷吗?”李宗仁的一席话触到了夏文运的痛处。他抱头痛哭,诉说了家乡遭日军蹂躏的惨状和他入关投效无门的苦衷,并表示:“如有机会报效祖国,万死不辞!”李宗仁见他心诚语挚,便让他做秘密情报员,剌探日军机密。夏文运一口应允,并谢绝任何报酬。“七七”事变后,和知任少将旅团长,曾率部在上海与中国军队作战,后因发表“反战”言论被军部褫夺兵权,调任运输司令及日军驻上海、华南特务机关长等职。尽管如此,和知仍是一个重要的情报来源。为进一步争取和知的信任,夏文运特意改名为“何一之”,意为他将专一于和知。上海沦陷后,何一之在和知的庇护下自由行动,并多次随和知回日本活动,千方百计搜集日军情报,然后转交设于上海法租界的地下电台拍发给国民党军第5战区。所以,日军的重大军事行动李宗仁都事先得报,甚至比国民党军委会所得情报还来得及时、可靠。
台儿庄战役打响后,李宗仁根据何一之的情报,及时而准确地作出了相应的部署。如1938年2月,李宗仁得知日军南路进攻而北路不动,便将能攻善守的张自忠第59军由北面南调,协助第51军于学忠部保卫淮河,从而将北犯的日军第13师团驱至淮河以南,稳定了淮河防线;3月间,他得知北路日军发起进攻后,南路日军将不会有大的动作,于是又将第59军北调,驰援临沂,阻击板垣师团,结果歼敌3000余人,取得临沂大捷。这些部署对台儿庄战役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后,何一之一直为李宗仁和国民党重庆方面提供情报。1940年12月,他致孔祥熙一封密函,报告他在同年赴日期间搜集到的各种情报,内容非常翔实。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何一之频繁递送情报的活动引起日方警觉。不久,何一之遭到日军搜捕,被迫逃出上海。这个情报线索从此中断。李宗仁对何一之的爱国行动十分赞赏。他说:“如何君这样的爱国志士甘作无名英雄,其对抗战之功实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