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世界历史 > 欧洲历史 > 卡斯蒂永战役:英法百年战争的最后一战

卡斯蒂永战役:英法百年战争的最后一战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卡斯蒂永战役Battle of Castillon(1453·7·17) 英法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War)中的最后一次战役。

15世纪50年代,英格兰人在法兰西境内的征服事业已岌岌可危。经历了四代人在百年里的不断努力,他们不仅没有夺取法国国王的大位,反而连自己原有的封建领地也朝不保夕。作为对手的法国人,在一系列失败后起死回生,终于让胜利的天平开始倒向自己。

索尔兹伯里伯爵约翰·塔尔伯特(John Talbot,Earl of Shrewsbury)率领一支英国军队前去解救被围的卡斯蒂永。

1453年,在位于现今法国西南部的阿基坦山区。两军激战于卡斯蒂永的战场上,以法军的全胜告终。

战役经过

1453年七月,近万人的法军部队南下阿基坦,开始对波尔多英军的最后一击。除了王室的精锐部队和大量布列塔尼武装,这支法军的主帅也颇为引人瞩目。

查理七世的炮兵大师--简·必维尔(让·布赫),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首个统帅三军的炮兵指挥官。

法军的统帅不止一位,实际上的总帅是德高望重的让·德·布鲁瓦老爷,他是一个布列塔尼人,佩里高尔的伯爵兼利摩日的子爵,同时也是庞蒂埃弗的伯爵。然而,最重要的领导人是著名的攻城工程师——让·布赫——同时也是弹道专家。贵族指挥官们按照他们的专长指挥重骑兵。

此次战役的显著特点是法军围城队由混合部队组成。布赫及其兄弟参加了1451年的围城战因而熟悉这一地区。这就解释了为何一支仅700人的法军工程队能在短时间内在多隆河的支流利多尔河的故道上开凿了一条设防的野战壕。法军阵列的不规则参数长期以来困惑着历史学家。.另一显著的特点是法军的构成。

文献说明有300门甚至更多的加农炮和射石炮随军机动。虽然不能确定那些大炮和火绳枪是否故障频出,但是毫无疑问火绳枪在武器中占据了很大比重,他们可能是由热那亚佣兵吉里包特监制的。法军的营帐简直可以说是个大炮停车场。步兵人数在6000左右,有些材料估算为9000人。1000名骑兵由法王的附庸不列塔尼公爵提供,驻扎在大营以北1.5公里处。

法军不合常理的布阵是否是因为蜿蜒的干涸河床造成,或是为了是火枪手获得最佳的射击效果,这些都不得而知。营帐处于卡斯蒂永城的炮火射程之外,而且攻城方也没有试图建立更近的战壕。几乎可以肯定,布赫准备围点打援而非强攻。千余名法军弓箭手在热尚·卢沃的统领下部署于卡斯蒂永以北的圣洛朗的前哨要冲,这里是来自波尔多的援军的必经之地。

这年的7月8日,兵分三路前进的法军,抵达了开往波尔多途中的交通要道——卡斯蒂永。他们迅速发起了围攻战,并吸引了志在决战的塔尔伯特注意。他下令驻防在波尔多等地的守备队离开城镇,向着法军的集结点进发。如果进展顺利,那么法军可能在围攻中遭遇内外夹击。

虽然塔尔伯特更希望等待法军开近波尔多,但是出于荣誉和勇气的考虑,他仍被说服去救援卡斯蒂永城。塔尔伯特于7月16日出城,他率领着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跟随其后的是数量众多的步军和炮队。他在波尔多的总兵力不下6千人,算上在最后时刻加入的忠诚的加斯科涅人大约有9千人。

但此时的英军,早已不是过去那支由强势君主带领的常胜之师。塔尔伯特除了从海峡对岸带来的少量直属精锐外,必须倚重各营区内的英国和阿基坦本地武装。这些人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以快慢不等的速度,分头并进。其中,只有塔尔伯特带领的小规模力量,以最快速度赶到了卡斯蒂永附近。

7月17日,塔尔伯特率领麾下的500名骑士与重装甲士,突袭了卡斯蒂永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在800名同样骑马尾随的长弓射手掩护下,他们将驻防在修道院里的一支法军前哨部队击溃。同时,有数千英格兰和阿基坦地方部队,也在此时陆续赶到附近。

塔尔伯特在激战后,简单了观察了战场形势。通过法军溃退时扬起的尘沙和数目众多的旗帜,他判断有大批法军正在移动自己的阵地。尽管深知己方数量不足,他还是决定抓紧时间出击。以便在对方立足未稳时,就击溃庞大的对手。这个致命决定,让6000英军在匆忙中冲向了法军布置的死亡陷阱。

原来,在抵达卡斯蒂永后,简·必维尔就在营地附近构筑了巨大的炮兵阵地。法国人在周围挖掘了壕沟,布置了拒马。壕沟之后是用木材临时搭建的胸墙和炮位。大型火炮的操作人员,可以在移动挡板保护下完成填装。然后拉开身前的挡板,进行发射。大量的小型火炮、火门枪和新式的火绳枪,也布置在炮兵阵地之内,数量足有300门之多。英军则对此毫不知情。

法国人正在静待他步入射程。塔尔伯特指挥部队下马作战,而他自己仍安坐在他的白色座骑上。随着一声呐喊:“塔尔伯特和圣乔治”,盎格鲁-加斯科涅人发起了冲锋。

此后的1个多小时里,塔尔伯特指挥数千英军对必维尔设计的阵地,进行了猛烈不止的强攻。长弓射手一边躲避工事内射出的弹药,一边张弓射箭。获得掩护的下马骑士和重装步兵,则手持剑盾或战斧,企图破坏法军的木质工事。

法军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火力优势。大量的多管火炮与散弹轮射,将三五成群杀来的英军击毙。由于英军对所要遭遇的情况估计不足,甚至一度出现了法军开炮一次,就击中6名英军的惨状。在火炮洗礼之余,他们还要遭到大量火枪和弓弩的袭击,几乎完全被压制在敌军阵地前,抬不起头。即便是少量精锐翻越了壕沟,也会遇到法军的下马骑士和步兵。后者以逸待劳,用长柄武器或战斧,将英军打翻下去。

托马斯·埃弗林根成功地把他的战旗插上了城墙,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荣光。

虽然在总数量上占优势,但英军的后续部队只是像撒胡椒面一样投入战斗,最终到达战场的可能接近4000人,即使这样,其兵力不够攻陷早有准备的法国守军。而塔尔伯特的炮队,则未能及时赶到。

在英军艰苦地猛攻法军阵地时,一支由布列塔尼公爵率领的骑士部队,出现于战场附近。这1000名重甲骑兵,迅速从右翼杀出,横扫了队形紊乱的英军步兵。大量只穿轻型护具的长弓射手被骑兵撂倒,落荒而逃者也惨遭身后骑士的砍杀。整支英军就此被对手击溃。

由于曾被法军俘虏,塔尔伯特在获释前发誓不再武装面对法王的军队。因此,卡斯蒂永战场上最勇猛的武士,选择不批护甲,布衣督战。

在身边人纷纷开始溃逃后,他依然骑马留在原地坚守,一直到追击而来的法军将他砍倒。

一个法国弓箭手——米歇尔·佩鲁宁用战斧砍下了塔尔伯特的脑袋,从此名垂青史。塔尔伯特的儿子也被杀死。

英军在百年战争中的最后一位猛将,就此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战役总结

塔尔伯特的惨败致使再也没有英军再无可用的野战部队。加斯科涅市镇在法军炮队到达后迅速投降。当波尔多城再次向查理七世投降的时候,百年战争的主要部分终于结束了。

卡斯蒂永是西欧战抗史中火器成为决定性的力量的最早战例之一。惟一更早的例子是1420~1433年的胡斯战争,与卡斯蒂永战役极其相似。这种众多射击部队在既设防御阵地开火的作战计划实质上是英国长弓战术的一种延伸。然而要在脆弱的防御阵地上使用这种新式武器必须获得相应的技术进步。让·布赫采用的战术和胡斯军队的指挥官约翰·杰式卡何其相似。

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德国人在火器特别是轻火器上改进上的成果很快被查理七世的军队吸收,国王很有可能从那里雇佣了一批火枪手。从1450年的库米尼战役中可以得出结论,在这一领域枪炮比长弓有效射程更远,如果指挥得当,他们可以在阵地战中所向披靡。但是塔尔伯特选择了后者。

同样应该指出的是,骑兵继续对此类战役的结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否则,失败方仅仅是被“击退”,仍然需要指出的是,射击战术从本质上说仍是一种防御性战术,只有当对方发起进攻时方能奏效。

战役影响

1453年的卡斯蒂永战役过后,英格兰彻底失去了阿基坦,更输掉了整个百年战争。除了一个毗邻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加莱,他们已经不再拥有其他欧洲大陆上的领地。

消息传到伦敦,已经矛盾重重的英国议会立即炸锅。长期把持要职的兰卡斯特家族成员,被以约克家族为首的反对派,攻击得体无完肤。内心脆弱不堪的亨利六世,因巨大的打击而患上了精神疾病,成为比查理七世父亲更有名的“疯王”。后来持续30年的玫瑰战争,就从这一刻埋下了定时炸弹。

至于法国方面,查理七世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法兰西中央王权独霸的局面,也再次浮现出来。尽管在担惊受怕中度过多年的国王,已时日不多,但给继承人留下的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局面。而拒绝同英格兰继续合作的勃艮第人,以及为法王反击出力甚多的布列塔尼人,都会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感到懊悔不已。日益强化的王权,很快将会笼罩在他们头上。30年内,两个法兰西地区最大的封建王侯势力,将在巴黎的软硬并施下,灰飞烟灭。

军事层面,卡斯蒂永战役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自百年战争开始,就屡屡偶露峥嵘的火药武器,引起了全欧洲的更多关注。新的炮兵阵地与火器样式,将开始以更迅猛的速度进行升级更新。这种巨大的推动力,将确保西欧势力在近代伊始,就对其他地方的文明保持武器优势。

而法国人通过《奥尔良法令》组建起来的王室军队,也会在很长时间内,继续霸占西欧最大规模常备军的位置。由宪兵骑士--专业炮兵--王室弓箭手形成的法军武力结构,也会影响周边列国,成为一时风尚。这样的设计让法国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霸占西欧第一军队的位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卡斯蒂永战役:英法百年战争的最后一战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