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争 > 盱眙之战(盱眙之战始末)

盱眙之战(盱眙之战始末)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6
0

450年(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反击宋的大举进攻,越过黄河、淮河,向南挺进至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饮马长江。

后因宋军沿江严备,魏军缺乏船只,更因为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军中流行瘟疫,只得于次年正月北撤。经过盱眙时,拓跋焘驱使丁零、匈奴、氐羌等族士兵筑长围攻盱眙,运东山土石以填堑,造浮桥于君山(在盱眙城北6里处)之川,切断了盱眙的水陆通道。

臧质在进入盱眙之前,先在颍川之战惨败,后臧质又率万余人北救。至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附近时,魏帝已过淮河,臧质令胡崇之、臧澄之营于东山,建威将军毛熙祚据前浦,臧质营于城南。

魏军攻胡崇之、臧澄之二营,胡崇之等力战不敌,军散,皆为魏军所杀。魏军又攻毛熙祚,毛熙祚受重伤而死,宋军遂乱。臧质见魏军兵盛,按兵不敢救。当晚,臧质军也溃败,弃辎重器械,仅率700人退入盱眙城。

盱眙太守沈璞是个人才,早在王玄谟攻滑台时,他便修城墙,挖壕沟,积蓄器械钱粮,募集两千精兵准备御敌。魏军南下,周边郡县大多撤回江南,唯独他坚持守城。事后,还将功劳全部让给了臧质。

魏太武帝遣使送书函与盱眙城守将臧质,言及交战时将令非拓跋氏的丁零、氐、羌等别族部众冲在阵 前,他们若为宋军所杀,于魏国无所不利,并说其兵斗死正可减国中之贼。

臧质即将魏太武帝书函送与魏军士卒,晓谕他们不要为之卖命,并出赏格购魏太武帝的首级,以瓦解魏军。魏军以钩车钩城楼,城内宋军系以大索,数百人呼喊着一起牵拉,车不能退。

至夜晚,用大桶垂卒出城,截其钩,获得钩车。魏军又以冲车攻城, 因城坚固,冲车难以奏效。魏军遂肉搏而上,轮番登城,杀伤以万计。

连攻3旬未能克。时魏军又多染疾疫,五十万大军伤亡过半,又闻宋遣水军从东海入淮水,并令彭城守军断魏军归路,魏太武帝遂率部于二月燃烧攻具退走。宋军因兵力少,不敢追击,仅出动若干船只,佯欲北渡淮水截其后,以促魏军速撤。

南朝宋军在这次战役中击败拓跋焘的北魏军队,取得了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南方军民的爱国热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盱眙之战(盱眙之战始末)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