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抗日战争 > 中流砥柱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图说中国共产党与山西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图说中国共产党与山西抗战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937年9月29日,毛泽东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山西将成为华北的特殊局面,这根本的是因为有八路军,其次是阎锡山与我们合作。由于这两个力量的结合,将造成数百万人民的游击战争。”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在一个省范围的伟大胜利,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山西的成功实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芒照耀三晋大地,而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和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则是这一统一战线的两个具体组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它们以特有的形式,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组建抗日武装部队,掌握抗日民主政权,为开创以山西为中心的华北抗战局面,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光辉的业绩,铸就了不朽的丰碑。

  从全面抗战开始,牺盟会就把组建抗日武装当作工作重心,1937年8月1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总队宣告成立。9月间,决死队发展为4个总队(团),后发展为4个纵队(旅)。除决死队外,还成立了山西工人武装自卫队、政治保卫旅(二〇九旅)和暂编第一师等武装。到1939年12月,山西新军共发展为9个旅50个团,总兵力达7万多人。山西新军中普遍建立了共产党组织,政治委员和政工干部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山西新军实质上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后,山西新军同八路军密切配合,在发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开辟根据地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党在山西运用统一战线掌握了抗日政权,山西全省有7个专员公署,到1938年夏,有5个由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担任主要领导,全省105个县中,有70个县的县长由共产党员担任。牺盟会还大力宣传、发动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到1939年夏,牺盟会领导下的各界群众救国会会员达300多万人,各界人民群众投身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为抗战的发动和发展,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扩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7年9月初,周恩来、彭德怀等到达山西,协商有关八路军赴晋对敌作战事宜时,又议定了建立有各方代表参加的战地动员委员会问题。9月20日,在周恩来的建议和推动下,战动总会正式成立。其动员区域主要包括晋西北、雁北和晋东北(后属晋察冀边区)和绥远、察哈尔。由爱国将领续范亭任主任委员,邓小平、彭雪枫、程子华、南汉宸等为委员。各级战动总会在发动、组织和武装广大群众,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在山西实现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战胜日本军国主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37年9月,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赴晋协商有关八路军对敌作战事宜,并同刘少奇、朱德、彭德怀一起,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部署和推动以山西为中心的华北抗日战争。图为周恩来、邓小平等在太原。

     1937年9月23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渡过滹沱河,向五台县东冶镇进发。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二纵队、四纵队和暂编第一师部分领导人合影。前排左起:张文昂、雷任民、李林(女)、金少英;二排左起:张国声、罗贵波、苏谦益;三排左二起:续范亭、顾永田。

  山西新军不但是一个战斗队,也是一个工作队。他们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动员青年参军;组织人民武装自卫队、游击队;协助地方建党、建政,组建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创建抗日根据地。图为一九三八年初,决死一纵队一总队战士在沁县书写宣传标语。

  1938年7月26日,岢岚专区各界欢送战动总会晋察绥边区工作团北征大青山创建抗日根据地时留影。工作团随行的武装为战动总会所属的游击四支队,即原成成中学师生游击队。

  1939年,战动总会主任续范亭(前站立者右一)、委员李公朴(前站立者右二)在一起。

  1940年2月,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晋西北党政领导机关、决死二纵队、四纵队、工卫旅、暂编第一师等单位部分领导人在晋西北兴县蔡家崖龙王庙合影。

  牺盟会晋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委员、雁北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政治主任李林(旅居印尼华侨,共产党员)。1940年4月26日,在平鲁县(今朔州市平鲁区)反“扫荡”中英勇战斗,壮烈牺牲。图为李林烈士的遗像和中共中央妇女委员会的悼词。

  山西新军基本活动区域(一九三九年)

  山西新军共辖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第四纵队、工人武装自卫旅、暂编第一师、二〇九旅、二一二旅、二一三旅等9个师旅级单位。由于当时许多抗日军队的驻地和活动区域往往是互相交叉着的,这里仅指新军各部队的主要活动区域。

  决死第一纵队

  除1937年9月、10月间一度活动于晋东北五台和盂县地区外,主要活动于晋东南北部沁县、沁源、安泽和平遥、介休、灵石、霍县、赵城、洪洞、临汾等县的同蒲铁路东侧及屯留等地区;另一部活动于正太铁路以南昔阳、平定、阳泉等地区。

  决死第二纵队

  主要活动于晋西南孝义、隰县、大宁、永和、石楼、蒲县、吉县等地区及同蒲铁路南段灵石、霍县、洪洞、赵城、临汾以东一部分地区。

  决死第三纵队

  主要活动于晋东南南部长治、长子、高平、陵川、壶关、阳城、晋城、沁水、安泽等地区。

  决死第四纵队

  主要活动于清源、徐沟、交城、文水、汾阳、平遥、离石、方山、中阳、石楼、临县、兴县、岚县、静乐等地区。

  工人武装自卫旅

  主要活动于太原、清源、徐沟、交城、文水、汾阳、离石、中阳等地区;另一部活动于神池、五寨地区。

  暂编第一师

  主要活动于晋西北神池、五寨、宁武、平鲁、岢岚、兴县、静乐等地区。成成中学游击四支队活动于绥远大青山一带。

  二〇九旅

  主要活动于晋西南汾西、蒲县、孝义、灵石、隰县、石楼、中阳等地区。

  二一二旅

  主要活动于汾河以南临晋、猗氏、万泉、荣河、稷山、闻喜、新绛南垣等地区。

  二一三旅

  分为两个部分,旅直及五十七团、五十八团主要活动于晋西南汾河以北乡宁、吉县、汾城、襄陵、新绛、稷山、河津等地区;五十九团单独活动于闻喜、夏县、运城、平陆、垣曲、芮城等中条山地区。

  (来源:山西日报 图文由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提供 文字统筹:王福光 邓伟强 王宇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图说中国共产党与山西抗战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