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诸葛亮死后 哭的最伤心的人为什么是刘禅和孟获

诸葛亮死后 哭的最伤心的人为什么是刘禅和孟获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4
0

还不了解:诸葛亮死后的读者,下面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去世以后,为什么刘禅和孟获哭得最为伤心呢?

尽管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和孟获哭得都很伤心,但是他们的心思还是有所差别的。

一、诸葛亮去世了,刘禅为啥哭得那么伤心?

对于后主刘禅来说,随着相父诸葛亮的去世,他所赖以依靠的泰山也就随之倒下了。面对实力雄厚的魏国的压力,刘禅不能不对蜀汉的前途感到困惑与迷茫。

这不奇怪,因为刘备死后全靠诸葛亮的操持,才得以让蜀汉政权度过了一次次内外危机——内有南中地区的叛服不定,外有曹魏的虎视眈眈。同时,朝廷内部还存在着荆州派系和益州本土派的角逐。

在当时,唯一能够使蜀汉凝聚起来的灵魂人物就是诸葛亮,并且诸葛亮还是让魏吴两国且敬且畏之的人物,诸葛亮的存亡对蜀汉政权的安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打个比方说吧,诸葛亮就好像是后主刘禅的保姆和蜀汉政权的保护人,只要诸葛亮活一天,刘禅和他的蜀汉政权就能高枕无忧一天。

“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做到了为刘备父子躹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禅又怎能不因他的去世而难过呢?

二、孟获的伤心难过也不难理解。

如果不是诸葛亮亲自领兵南征,谁又会对他“七擒七纵”呢?

七擒七纵是反常用兵,也是诸葛亮为了安定南中地区使出的怀柔手段。按照历代王朝对掀起叛乱的“蛮族”的惯常做法,一旦俘获了其首领通常都是采用一杀了之的粗暴手段——这也是为了杀一儆百,慑服叛乱的“蛮族”。

所幸,孟获遇到的是诸葛亮,诸葛亮巧使攻心计,通过七次擒纵终于使得孟获心服口服。

而且平定南中以后,诸葛亮既不留下官员治理,也没有留下大军驻守,而是把治理南中的职责交给了孟获。

尽管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外派官员和大军与当地土著产生矛盾,但却仍然让孟获感受到了诸葛亮的信任。

信任是无价之宝,充分的信任甚至可以换来一个人死心塌地的效忠——孟获就是这样。

诸葛亮如此信任孟获,孟获又岂能不为他的去世而伤心难过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诸葛亮死后 哭的最伤心的人为什么是刘禅和孟获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