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如果让曹植继位,曹魏又会是怎样的情况?

如果让曹植继位,曹魏又会是怎样的情况?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1
0

如果让曹植继位,曹魏又会是怎样的情况?下面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打败曹植,被曹操册为太子。之后,曹丕对曹植进行各种冲击报复,什么七步诗,各种幽禁,来回折腾,公元232年,曹植郁郁而终,年仅40岁。

榜首,曹操以为曹丕和曹植的才能都差不多,所以才“久而不决”。在才能相当的情况下,曹操更看重操行,也就是“坐怀不乱”的定力,这一点,曹丕要强于曹植。

第二,和曹植身边的红人杨修有关。

至于曹植铺张浪费,其实更多的是曹操在已确认抛弃曹植的情况下,故意做给外人看的借口。事实上,曹丕的生活同样奢华,比方向东吴孙权求雀舌香、象牙、孔雀等物。

那么,曹植有什么长处呢?首先是“性机敏”。

曹植曾著文点评汉高祖刘邦,说刘邦委任贤才而不疑,听其言观其行而用之。假如曹植做皇帝,他在用人方面,并不会太差。

曹丕和曹植的军事才能,显然是无法与其父曹操相比的,但是,曹植常常跟着曹操出征,虽不必亲自上阵厮杀,但他对父亲的用兵之术都看在眼里。曹植自己也说:“见(曹操)所以行师用兵之势。”有了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用兵之术,曹植才敢如此自信,请曹丕派他去东吴前哨或西蜀前哨,当一偏将,愿率军亲冒矢石,为将士先。

并且,曹植是有战略眼光的,他反对曹叡出兵讨伐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理由是辽东地窄民稀,得之不足以强大华夏实力,而一旦攻不下来,东吴和蜀汉就会趁虚而入。曹植的主张是暂时不攻辽东,先发展华夏的经济实力,如省徭役、劝农桑、薄赋敛,等魏国的实力压倒吴蜀后,吴蜀自服,又何况一个辽东?

曹操去世的220年,魏国还有一大批文臣武将,文有钟繇、华歆、王朗这三位柱石级的老臣,以及董昭、蒋济,陈群等人,谋士有程昱、刘晔,当地大员有梁习、张既、温恢、杜畿等人;武将更不必说了,曹仁、曹洪、曹休、曹真都在,张辽、张郃、徐晃、臧霸、文聘、许禇等人也都还在世。

从这些“辅臣论”中可以看出,曹植是个有政治情商的人,他知道怎么在官场生存,虽然有的人未必有他称誉的那样完美。完全可以假设,曹植假如当上皇帝,无论是文才、治国才能、智商或是情商,他都可以在这些重臣面前从容应对。

曹丕即位后,对曹植各种冲击约束,但曹植一直安静如水,该吹捧曹丕时绝不手软。曹丕代汉时,曹植就上表称誉曹丕“圣德龙飞,顺天革命”,这份“装孙子”的忍受功夫,丝毫不逊于“忍界大佬”刘备、司马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如果让曹植继位,曹魏又会是怎样的情况?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